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資陽首位全國“紅背簍”獲獎者:扎根30余年 幫助群眾脫貧奔康
2021年08月25日 20:36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堯欣雨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25日電 (吳平華 朱國強  黃仁志)“吳主任,今年我家玉米、谷子是大獲豐收哦,還多虧了供銷社的肥料和技術指導哦。”24日,鋪滿院壩的金燦燦稻谷在太陽照射下熠熠生輝,安岳縣永清鎮流湖村村民蔣能科,正熱情地招呼永清中心供銷合作社主任吳先東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

  “我們要謝謝你對供銷社的信任和支持哦,十多年來一直用我們的肥料,看見你們豐收我們才更有干勁。”身材不高,皮膚黝黑的吳先東,開心地回答捧著稻谷笑開顏的蔣能科。吳先東自1987年在永清供銷社參加工作以來,長期扎根于基層供銷社工作,不忘為農服務初心,牢記供銷合作事業發展使命,傳承發揚供銷合作社的“扁擔”精神、“背簍”精神,2020年獲得全國“紅背簍”精神傳承獎,四川省供銷社系統僅有2人獲得此項殊榮。

與職工一起搬運倉庫化肥。 朱國強 攝
與職工一起搬運倉庫化肥。 朱國強 攝

  不忘初心 扎根基層為農服務

  1987年參加工作進入供銷社的吳先東,經歷過供銷社的輝煌歲月,也經歷過改制過程中的坎坷曲折,但不管面對什么情況,“為農服務”一直是他未曾改變的初心。

  2005年,安岳縣化肥聯運公司業務劃轉到各個鄉鎮供銷社,農業生產化肥由之前的縣上統一銷售管理到各個鄉鎮供銷社各自經營管理,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化肥市場,吳先東沒有畏懼,他帶頭走村入戶,為群眾講解化肥的功效和用法,以及如何辨別化肥的好壞。

  “當時有村民聽說我是供銷社的,還以為我是騙子,因為他以為供銷社已經撤銷不存在了。”談及那一段時期的經歷,吳先東充滿了感慨。為了獲得群眾的信任,吳先東先是向群眾解釋供銷社改制的政策情況,然后又將自己的職務和工作地點告訴群眾,讓群眾趕集時順道來了解一下供銷社還在不在,看看他是不是騙子。

  就這樣,吳先東帶領永清供銷社的同事們一道,以對群眾坦誠相待的真心和優惠實在保質保量的化肥供應,終于獲得了永清鎮群眾的認可,成功打開了永清鎮的化肥市場。

  市場打開了,如何鞏固市場,為老百姓的農業生產更好地服務成了吳先東不斷思考的問題。2008年,隨著化肥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小商販和外地廠家開始到永清鎮銷售化肥,化肥的價格和質量也變得參差不齊,甚至有外地小作坊生產的不合格化肥流向市場。

  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考慮到合格化肥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吳先東再次踏上了頭頂烈日而行,腳踩月光而歸的漫漫宣傳路。“摩托車是最便利的交通工具,當時主要還是靠走路。”連續幾個月的走訪入戶宣傳,吳先東都不知道在田坎上摔過多少次,他和同事的腳步走遍了永清鎮周邊7個鄉鎮共計一百多個村。

  走訪宣傳是第一步,讓群眾看到供銷社售賣化肥的優惠與質量保證更重要。為了讓百姓買到質量合格且價格優惠的化肥,吳先東頂著巨大的壓力,將化肥價格調整到平均每噸化肥低于市場價格200元的價格進行銷售。“供銷社進行體制改革后本來就面臨許多壓力,但他為了讓老百姓買到合格的化肥,不影響農作物收成,頂著各方面壓力將化肥價格調整到了最低。”和吳先東共事三十多年的黃開剛,現在想起吳先東當時力排眾議的場景都依然佩服。

  十幾年來,永清鎮供銷社一直保持著平均每噸化肥低于市場價格200元進行銷售。特別是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化肥市場價格再次出現漲幅,但在吳先東的堅持下,永清鎮供銷社的價格依然沒有漲價。近五年來,永清鎮供銷社化肥銷售讓利農戶達到兩百萬元以上。

  “現在外地化肥經銷商都知道永清鎮周邊的化肥市場是鐵板一塊,我們大家都愿意在永清鎮供銷社購買化肥,因為他們不僅便宜,還有質量保證,是真正維護了我們農民利益的。”永清鎮鳴陽村檸檬種植業主安厚光在永清鎮供銷社購買了十余年的化肥,平均每年化肥購買量近二十噸,從未發現過一次質量問題。

與農戶共享豐收喜悅。 朱國強 攝
與農戶共享豐收喜悅。 朱國強 攝

  牢記使命 一心為民解決難題

  隨著時代的腳步,永清場鎮的規模和居民數量逐年增加,自來水的供應問題逐漸凸顯,作為自來水廠的負責企業,永清鎮供銷社也面臨著日益增加的壓力。

  “最開始我們自來水廠設計供應量只能滿足一千戶左右的用水需求,到了2010年,永清場鎮已經有兩千余戶居民了。”作為供銷社負責人的吳先東早已意識到了問題的嚴峻性,2008年,他就已經向上級相關部門申請資金對自來水廠進行提質升級。2010年,在永清鎮黨委政府和安岳縣供銷聯社的支持下,成功爭取到農村安全飲水項目資金250萬元。

  考慮到場鎮發展和周邊鄉村的自來水安裝需求,吳先東又組織召開會議,與供銷社職工們一起商量,最終決定將近年來的收益,共計240余萬元投入自來水廠改造擴建項目。現在,永清鎮自來水廠已經實現了場鎮居民全覆蓋供水,并為周邊五個村的農戶安裝了自來水供水管網,讓更多的群眾享受到了自來水帶來的便捷生活。

  “以前自來水都是場鎮才有,我們村上想都不敢想能用上自來水,多虧了吳主任他們不僅擴建了自來水廠,還為我們場鎮周邊的村安裝了自來水,讓我們也過上了可以用自來水的日子。”談及自來水帶來的便利,古房村村民劉光舉臉上掛滿了笑容。

  不僅是提供更好的自來水服務,為了能提高農戶農作物收成,吳先東在開展傳統為農服務的同時,還積極與化肥生產企業、當地農技部門對接,針對永清鎮及周邊鄉鎮的土地特性,協調生產適合當地土壤的化肥,及探索適合當地土壤的種植管理技術,減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化肥質效。

  近年來,吳先東協調相關部門對農資經營人員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開展實用技術培訓40多次,2000余人受益。因為吳先東的努力,當地百姓用上了更合適更優質的化肥,化肥量減,但依靠更先進的農作物管理技術,增加了農作物產量,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得到提高,為推進供銷系統深入民心作出了貢獻。

  “‘背簍’精神、‘扁擔’精神是供銷合作社在發展歷程中形成的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時代精神,作為一名供銷社人,我不但要把這個‘紅背簍’背好,還要讓‘紅背簍’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雖然頭頂的白發已經多過黑發,但為了更好地服務“三農”,吳先東依舊充滿干勁。

  三十余年來,吳先東將自己的青春留在了永清鎮,將自己最美好的年華貢獻給了永清鎮的供銷事業發展,他只為更好地服務永清鎮的居民,守護好永清鎮農業生產的廣袤土地,為勞作在田間地頭的群眾脫貧奔康、致富增收保駕護航。(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欧美巨大中文字幕在线 | 五月天婷婷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26u |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 日韩AⅤ午夜在线观看 | 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