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5日電 (記者 楊勇)為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綿陽高新區普明街道強化管理,優化服務,不斷提升便民服務水平,提高群眾滿意度,把解決群眾所急所需所盼作為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抓手,用心用情解決群眾困難事、居民煩心事,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譚某、黎某夫妻兩人是普明街道雙碑社區特扶人員,失獨家庭且無住房,因黎某身患多種疾病,為方便就醫治療,一直租住在中心醫院附近的愛喜嘉年華小區。雙碑社區了解情況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員和車輛帶領譚某夫婦前往高新區車管所、房管局、工商局、普明派出所等相關部門辦理公租房申請的相關證明材料,并幫忙預約排號和填寫相關表格。

為改善殘疾人生活條件,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石橋鋪社區開展了無障礙設施進家庭行動。嚴格執行《無障礙設計規范》和《家庭無障礙建設指南》等要求,從地面平整及坡化、衛生間、廚房、通道房門、室內照明線路、凈居亮居、輔助器具適配等七大方面對殘疾人的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社區殘聯免費幫我改造衛生間,今后洗澡方便多了。”石橋鋪社區殘疾人米女士高興地說。
近日,火炬東街社區21世紀花園小區有居民反映屋頂漏水、墻體浸水,與鄰居協商無果后來到社區,希望社區幫忙出面處理此事。社區得知情況后,立即聯系物業公司前往住戶家中查看情況。經查看,因鄰居在頂樓大面積種花,澆灌花草后頂樓積水嚴重,從而造成漏水,導致該戶房屋出現墻面發霉、天花板漏水等問題。針對這種情況,火炬東街社區聯系物業工作人員和雙方業主共同協商處理此事。經過耐心協調,最后雙方達成和解,由物業牽頭組織人員將樓頂的花草進行移植,鄰居協助維修樓頂漏水問題。
黃家祠社區工作人員在與空巢老人鄧德明談心時,老人反映屋頂的小青瓦破損較多,一到雨季,家里到處漏雨,連床上的被子都是濕的,一遇下雨天都進不了屋,嚴重影響了自己生活。得知這一情況后,社區立即把老人反映的情況列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點事項。通過與老人商議,在征得老人同意后,馬上找來熟悉房屋修繕的黨員志愿者趙洪林等人,幫忙買來新的屋面材料,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加蓋一層納米瓦,僅用一天時間就解決了屋頂漏水問題,排除了安全隱患,讓老人住上放心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