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9日電(起鈺婷)今年以來,中信銀行成都分行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聚焦地方實體經濟發展的難點、痛點,將“我為群眾辦實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把“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抓手,強化使命擔當,用金融服務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該行扎實推進黨建引領,創新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以“黨建+”新模式主動服務省、市區域發展戰略,與地方黨政部門共同探索金融科技應用路徑,助力黨政部門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效能。
讓利于民 為實體經濟“減負”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降費讓利、服務實體經濟的決策部署,中信銀行成都分行進一步出臺減費讓利措施,為實體企業紓難解困。經過周密部署、精心準備,2021年9月30日,中信銀行成都分行降低所有對公客戶銀行賬戶開戶、對公跨行轉賬、電子銀行服務等支付手續費,政策順利實施。
據了解,為確保減費讓利落地見效,該行通過召開專項工作會議,明確專項工作分工與實施進度,成立了減費讓利專項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其中,分行財務會計部牽頭做好分行各項統籌工作;分行運營管理部、交易銀行部、數字金融部分別牽頭組織轄內各經營機構,做好柜面、電子渠道、刷卡手續費政策優惠具體落地執行;分行轄內各經營機構根據整體工作方案和相關要求,做好本網點具體實施執行工作。
為擴大政策影響,該行組織開展了減費讓利集中宣傳活動。將減費讓利政策傳導到了各網點每一位員工,同時在網點面向群眾開展現場宣傳。中信銀行成都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與實體經濟相向而行,是該行踐行國企責任的初心和使命。
服務升級 為實體經濟“通脈”
金融活,則經濟活。中信銀行成都分行靈活運用便利化政策,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助力轄區涉外實體經濟發展。
今年8月,中信銀行成都分行為某醫療集團辦理跨境人民幣資本金業務3億元。該集團是在成都創立,在全國范圍內具有影響力的中高端婦產品牌。根據經營安排,集團需要將該筆資金用于其在成都、重慶、西安、昆明的多家大型醫院的日常經營支出。
僅僅3天時間,該集團就在中信銀行成都分行辦理對外支付317筆,金額8258萬元,但頻繁的小額支付給銀行和企業都造成極大壓力:一方面要滿足監管規定;另一方面要滿足公司24小時內完成支付的需求。“看似簡單的一筆交易,要經過政策審核、單據審核、系統操作等7個環節。客戶需要逐筆準備付款材料,還要協調異地子公司把握付款進度,人力投入較大。”中信銀行成都分行國際業務部總經理介紹,面對這一挑戰,該行火速召開專題會議,尋找解決方案。最終,經過與客戶一道積極向人民銀行成都分行匯報,在監管部門的支持下,為客戶爭取到跨境人民幣結算優質企業政策,通過便利化支付,極大地幫助企業提高了支付效率。企業表示中信銀行成都分行急客戶之所急,為企業辦實事,既專業又負責,值得信賴。
綠色金融 助實體經濟轉型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標下,綠色經濟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一直以來,中信銀行成都分行大力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持續加強綠色金融服務力度,通過央行再貼現等新工具,引導金融資源精準滴灌綠色經濟,切實為企業辦好實事。
今年5月,某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中信銀行成都分行咨詢票據融資途徑,該企業以催化劑技術為核心,也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和科創板上市企業。
了解到上述情況后,中信銀行成都分行金融同業部立即為企業制定了碳減排專項票據融資方案。由于當時相關政策剛剛推出,系統和配套尚不完善,該筆業務存在多項難點。中信銀行成都分行相關部門不懼艱辛,反復測算企業融資規模與碳減排量的關系,推導出該筆業務帶來的碳減排效益。經過多輪溝通與協商,最終成功為其辦理再貼現業務,讓企業獲得了5000萬元票據融資,及時解決了流動性需求。該筆業務支持減少碳排放5萬噸,中信銀行成都分行也成為川內首批落地碳減排貼現業務的銀行之一。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該行已為38戶民營、中小微、高科技、節能環保等領域的企業提供低成本再貼現票據融資,累計金額16.95億元。其中,專項支持碳減排綠色企業融資3.6億元,減少碳排放18.6萬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