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9日電 (吳平華 李麗龍)四川大學與宜賓市的市校合作又添新亮點。9日,四川大學——宜賓市工作交流暨深化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宜賓市舉行,雙方簽署了共建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宜賓基地、全科醫學、公共衛生3個深化合作協議。
雙方簽署的3個合作協議分別是共建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宜賓基地,推動包括但不限于宜賓市發展改革委、五糧液集團、普什集團、天原集團、絲麗雅集團等機關企事業單位,與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等研究生培養單位協同開展研究生培養和技術創新;深化全科醫學合作,充分利用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教學優勢,整合宜賓優質臨床醫療資源,共建全科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全科醫學師資培訓基地、全科醫學技能培訓中心及全科醫生認證考試基地、居民健康教育中心;深化公共衛生合作,依托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華西第四醫院),舉辦公共衛生高級研修班,開展公共衛生綜合管理能力提升培訓,建設公眾健康相關產品研發與轉化平臺。
國家“雙一流”大學,四川大學被譽為中國西部第一學府。該校主動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建成了一批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核心科研機構,與國內近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0多個地市和1萬余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共建了300多個校地企產學研平臺,在能源、化工、生物學、口腔醫學等方面擁有雄厚的科研實力。

四川大學與宜賓近年來聯系密切、合作頻繁,市校雙方在新材料、竹產業、電子商務、食品加工、特色農產品研發等領域開展了廣泛合作,取得了累累碩果,華西醫院五糧液青城山國際康養中心項目加快建設,四川大學宜賓園區入駐團隊達50個、累計入駐研究生300余人,共建實驗室、研發轉化及中試平臺30余個,打造了校地合作的典范。
近年來,宜賓市搶抓四川省委、省政府支持宜賓建設國家產教融合示范市、南亞東南亞和“一帶一路”國家留學生基地等重大機遇,深入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強力推進大學城科創城建設,新增在宜辦學高校10所,總量達12所、在校大學生從2.5萬人增加到8萬余人,入駐歐陽明高、鄧中翰等7個院士(專家)工作站和12家產研院,獲批全國首批、西南地區唯一的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和全省唯一的學教研產城一體化試驗區,科教已成為宜賓一張新的靚麗名片。今年10月,宜賓提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宜賓未來的發展需要更多的科技創新和高端人才。
宜賓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四川大學在宜賓高質量建成區域醫療中心、區域教育中心以及發展動力電池等綠色低碳優勢產業等方面給予支持。宜賓市將本著“優勢互補、共謀發展、互惠互利、共享共贏”的原則,全面落實合作協議,共同開創校地合作新輝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