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5日電 (孫麗)近日,為解決市民反映“城西農貿市場外圍擺攤設點、占道經營,造成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問題,瀘州市江陽區華陽街道堅持疏堵結合,一方面加強農貿市場外圍秩序巡查檢查,另一方面會同相關單位積極協商解決菜農攤位問題,推動該問題解決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據了解,城西農貿市場面積大、覆蓋區域廣,是江陽區最大的農貿市場之一,由于該農貿市場在規劃建設之初,僅規劃了供個體和商販購買或租用的固定攤位,未設置可供菜農銷售自產蔬菜的區域,因此長期存在部分城區周邊的菜農在市場外圍占道經營的現象。
2020年,為解決該問題,華陽街道曾與區商務局、區住建局、區城管局以及農貿市場管理單位等多次協商,并在農貿市場內部劃出一個固定區域作為自產自銷區,供菜農銷售自產蔬菜使用,然而這個辦法沒能持續多久就失靈了。
原來,是由于市場內固定攤販以自產自銷區設置后嚴重影響生意為由拒繳物管費、部分商戶占用自產自銷區攤位等原因,市場管理方不得已只好取消了自產自銷區。這樣一來,城區周邊的菜農沒了賣菜的地方,只好再次回到市場外圍占道經營。隨著菜農回到市場外圍擺攤,許多消費者被吸引到外圍買菜,外圍的生意火爆起來,市場內反而冷冷清清,出現了部分攤販退租或空攤,轉而到外圍去擺攤的現象。這樣的惡性循環,直接導致市場外圍長期被占道經營的菜農和流動攤販堵得水泄不通,環境衛生也是一片臟亂差。
在深入調查了解情況后,華陽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再次協調區商務局等相關部門和市場管理方進行協商座談,一致決定恢復自產自銷區,并制定完善自產自銷區管理辦法。目前,城西農貿市場設置了80個自產自銷攤位,每個菜農每天早上在管理人員處抽取1個攤位號并繳納衛生費后便能進入市場擺攤。
在恢復自產自銷區的同時,華陽街道還安排50名城管隊員每天對城西農貿市場外圍進行巡查,引導菜農到市場內賣菜,制止違規占道經營行為,確保農貿市場周邊秩序規范、環境整潔。
“攤子都擺到市場里頭去了,我們買菜也還是方便,最主要是這樣一來外面就干凈整潔多了。”家住酒城華府的居民劉大姐說。
家住華陽街道西岸村水中壩,每天都會到市場賣自家種植蔬菜的王大姐表示:“以前在外面擺攤賣菜,又是太陽曬又是雨淋的,還是到市場里面好。”
據悉,為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和“民心守護”工程,江陽區華陽街道持續以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為抓手,推動解決了一批城市管理、生態環保、便民服務等方面的問題,切實守護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