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0日電 (記者 岳依桐)記者20日從四川省外事辦獲悉,11月下旬,某市一男子上門直接求助,告知其父2020年7月經同鄉介紹到緬甸從事餐飲工作,近期因癌癥晚期被用人單位辭退,后因突發中風被當地人收留家中照顧,請求協助其父回國。
接到求助后,省外事辦及時核實人員相關信息,按屬地原則溝通聯系相關市跟進,并積極聯系前方使領館和有關部門,咨詢相關政策、尋求支持幫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國家嚴格入境管制措施,航班大幅削減,部分邊境口岸和通道關閉,不少境外滯留人員在較短時間內難以回國。
經多方聯系協調并綜合評估,就地治療先穩定病情是最佳建議,但后據求助者反饋,不久前其父因病情惡化已在緬甸去世。對于境外滯留人員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省外事辦工作人員小劉感慨道:“面對群眾求助,我們堅持用心用情努力解決,但新冠肺炎疫情確實增加了協調處置海外領事保護與協助案(事)件的難度。盡管外交部、駐外使領館和外事、出入境相關部門多次發布提醒信息,提倡‘非必要、非緊急、不出國’,但仍有部分人員聽信所謂‘高薪工作’虛假招聘廣告出國或前往高風險國家地區,導致個人面臨安全風險甚至滯留境外。”
據悉,2021年至今,四川省外事辦會同市(州)和有關部門,受理和解決各類海外領事保護與協助案(事)件144起,數量相比往年有明顯增加。僅12月上旬,該辦相關工作人員通過接聽電話和受理上門求助等方式,處置海外領事保護與協助案(事)件13起,涉及在境外因交通事故、生病、跳樓、被槍擊死亡和受騙從事網絡賭博、勞資糾紛等。
四川省外事辦負責同志介紹,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該辦針對性地加強了境外川籍人員安全保護工作,強化了市(州)溝通聯系,及時匯總境外部分國家政局動蕩、恐怖主義、社會治安、新冠肺炎疫情等安全風險信息,結合全民國家安全日教育活動開展海外領事保護進市(州)、進企業、進高校、進社區活動,發放《中國領事保護和協助指南》《四川省居民出國前、出國后特別提醒》《“走出去”企業海外安全工作指引》,及時指導境外川籍人員和機構做好防范安全風險應對,重點提升大家安全風險意識和能力。
當前,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境外政治、經濟、民族、宗教等多方面因素交織,傳統安全風險與非傳統安全風險并存,特別是在疫情沖擊下,部分國家經濟陷入低迷、社會不滿情緒累積,安全形勢惡化,社會治安、恐怖襲擊案事件頻發,境外涉我省人員和機構的安全風險上升。四川省外事辦特別提醒,歲末年初,外交部和中國駐外使領館密集發布信息,提醒境外中國公民注意境外安全風險,提高個人安全意識。
在加強疫情防護方面,密切關注疫情形勢,遵守當地疫情防控規定,堅持做好個人防護,盡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或參加聚集性活動,堅持“非必要、非緊急、不旅行”;在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方面,駐外使領館不會以使領館名義電話索取國內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個人信息,要求轉賬或匯款,接到疑似詐騙電話務必核實情況后再處理,如處置不慎蒙受損失,及時向當地警方和國內戶籍地公安機關報警;在防范受騙參與網絡賭博方面,謹防高薪招聘陷阱,切勿輕信“高薪工作”“包機票住宿”等虛假招聘廣告等許諾,事先深入了解招聘公司業務是否合法,多方查證辨別真偽,慎重赴境外務工,如遇非法監禁和綁架勒索及時報警。
在暫勿前往部分國家地區方面,密切關注外交部中國領事服務網、領事直通車發布的“暫勿前往”國家地區安全提醒,避免前往埃塞俄比亞、中非、剛果(金)、尼日利亞、莫桑比克、阿富汗等國家地區,仍在當地人員應進一步加強防范和應急準備,并利用國際商業航班等盡早離境回國。如遇緊急情況,撥打中國駐外使領館海外領事保護聯絡電話或者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熱線(24小時,0086—10—12308或0086—10—59913991)及時求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