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1日電(單鵬)《品讀四川工業遺產》發布暨第四批四川省工業遺產授牌儀式21日在成都市國營錦江機器廠舉行。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周海琦和四川經濟日報社社長、總編輯李銀昭共同為四川省首部工業遺產讀物《品讀四川工業遺產》揭幕。

現場,周海琦在致辭中表示,四川工業歷史厚重悠遠,發展成就光輝璀璨,留下厚重的歷史底蘊、眾多的工業遺產和寶貴的精神財富,都已成為四川工業發展的歷史見證,承載著濃厚的工匠精神和家國情懷。目前四川省現有認定省級工業遺產項目27個,國家級工業遺產項目19個,獲評總量在全國各省、市和自治區中位居第一。

周海琦表示,為貫徹落實《推進工業文化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進一步加強工業遺產保護和活化利用工作,擴大四川省工業遺產知名度,制作了四川省首部工業遺產讀物——《品讀四川工業遺產》(故事篇),并以這次專題宣傳的方式向公眾集中展示四川省工業遺產保護和活化利用情況。這對傳承四川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工匠精神、推動制造強省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周海琦希望,通過此次主題活動,讓社會公眾更加了解四川省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情況,吸引各界人士和社會資本參與支持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積極探索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新業態新模式,充分挖掘工業遺產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點亮工業“蜀”光,把工業文明“遺珠”擦得更亮、用得更好,大力賦能增強四川工業文化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助力制造強省建設。
當日發布儀式還為威遠煤礦工業遺產群、桑都記憶·1958、國營永光儀器廠、宜賓南溪國營第215廠、自貢涵院、三五三六工廠軍工遺址等共計6家第四批四川省工業遺產進行授牌,并舉行四川省工業遺產保護和活化利用專題交流會,邀請了文物保護專家、媒體專家、投資基金公司共探未來發展之路。
據了解,本次活動地點選在國營錦江機器廠,充分體現弘揚四川工業“蜀”光的用心。據國營錦江機器廠廠長陳海牛介紹,這里是新中國組建的第一家大型綜合性航空修理廠,傳承著中國最早飛機制造(修理)廠、最早航空發動機制造(修理)廠和最早航空研究院的基因,是我國航空工業發展的典型代表和中國航空文明的標志。去年,國營錦江機器廠成功申報第三批四川省工業遺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