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4日電 (張世浩)日前,四川省司法廳發布了2021年度省級“楓橋式司法所”名單,什邡市司法局雍城司法所榜上有名。

作為基層司法行政的重要陣地,近年來,雍城司法所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全力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先后獲得了“省級規范化司法所”、四川省司法行政系統“湯洪林”黨支部、“全國模范司法所”“楓橋式司法所”等稱號。
打開雍城街道“轄區版圖”,可以看到該街道有著商圈聚集、人口眾多等特點。如何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轄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發展做出積極貢獻?該所堅持黨建引領,以人民滿意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用黨性凝聚人心,才能激發隊伍活力。”雍城司法所黨支部書記陽清羽說,對于這一點,司法所從上至下都有著統一而又深刻的認知。
該所黨支部積極開展“三會一課”,強化黨建對業務工作的統領。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通過創建“清廉支部”、黨員示范崗等創建評比活動,營造良好氛圍。
同時,對司法所、人民調解委員會、幫教安置、社區矯正等臺賬資料,實行統一標準、統一要求,尤其是對調解文書“一案一檔”,刑釋解教人員和社區矯正“一人一檔”登記制度,推進基層司法行政各項工作走向規范化。
司法所干警積極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解,建立了“訴調對接”“公調對接”“檢調對接”“醫調對接”和“訪調對接”的“五對接”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聘任了什邡市公證處公證員加入人民調解委員會;對非當場履行的調解書按當事人意愿現場對調解書進行公證,充分發揮公證員的職業公信力,提高人民調解協議書履行率。
矛盾化解在基層,群眾和諧在身邊。2018年以來,該所參與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85件,調解成功180件,未發生因工作不到位導致民轉刑案件或群體性事件。管理矯正對象133人,未發生重新犯罪現象。指導轄區村(社區)成功創建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個、德陽市級2個、什邡市級9個。
多渠道普法,提升法治宣傳實效;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從耳邊到身邊;人性化管理社區矯正對象,變被動成主動……在雍城司法所,一個黨建統領人民調解、安置幫教、社區矯正、法治宣傳等工作的新格局已逐步形成。
“我們將繼續傳承發揚‘楓橋經驗’,努力打造人民調解名片,切實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不斷提升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該所所長祝芳婷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