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6日電 (張平 漆楚良 桂錦程 彭小懿)5日,走進位于普光經濟開發區柳池工業園的四川德潤鋼鐵集團航達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機器聲轟鳴不息,只見身著藍色工作服的工人正在生產線上忙碌著……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

“縣委、縣政府很關心我們企業的生存發展,出臺了很多政策,幫我們解決了很多實際困難,光是吸納就業補貼這一項政策,公司就得到補貼資金5萬余元。”該公司人事部部長羅洪波介紹道,今年該企業訂單量較去年有所增長,正計劃進一步擴建擴產。
這只是宣漢縣扎實穩住經濟增長的一個縮影。為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宣漢縣圍繞穩增長、促發展目標,及時制定出臺了《宣漢縣貫徹落實穩住經濟增長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從加快財稅政策落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著力穩投資促消費、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保障和改善民生、統籌發展和安全六個方面,積極拉動市場消費,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全力穩企穩崗穩就業,挖掘經濟發展潛力,擰緊經濟下行“保險閥門”,穩住持續增長“經濟大盤”,為加速爭創全國“百強縣”、勇當達州振興“主力軍”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我搶到了一張‘滿200元立減60元’的禮惠宣漢普惠券,今天運氣真好!”市民蔣松在“宣漢縣2022年促進消費”活動啟動儀式現場十分興奮。第二天,他帶著自家孩子來到巴人廣場北京烤鴨店消費了500余元,通過云閃付APP支付,直接用券抵扣現金60元。
像蔣松一樣得到實惠的市民還有很多。據宣漢縣商務局副局長黃韋為介紹,當天首次發放6550余張惠民消費券,鼓勵市民到景區、百貨、餐飲、住宿、家居、家電、汽車等上萬家線下實體店消費,助推企業復蘇,促進經濟增長。
“這兩天生意十分火爆,得益于我縣開展促進消費活動,既讓老百姓真正得到實惠,也讓我們商家看到了希望!”巴人廣場北京烤鴨店老板樂呵呵地說,“這個月銷售額比上個月增加了10%。”
為進一步拉動內需、擴大消費、提振經濟,今年以來,宣漢縣積極爭取資金用于發放消費券,促進汽車、家電、餐飲、特色農旅產品消費;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產業園,支持符合條件的傳統商貿企業拓展線上渠道,廣泛開展直播帶貨等網絡促銷活動,對符合條件入駐電商大樓的企業給予房屋租金80%優惠減免;凡在宣漢轄區購買首套新建商品房的家庭或購買二套(含)以上新建商品房的二孩及以上家庭,按網簽備案的《商品房買賣合同(預售)》載明面積,縣財政給予100元/平方米的補貼,單戶財政補貼最高不超過1.5萬元。同時,提高住房公積金租房提取額度,最高每年不超過2萬元。截至5月底,該縣今年累計完成社消零總額78.99億元,增速4%、居全市第一。
今年以來,宣漢縣為減輕疫情對全縣經濟發展的影響,助力中小微企業爬坡上坎,積極落實一系列激勵政策,穩定就業崗位,為民生經濟注射了一劑穩定增長的“鎮定劑”。先后依托“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專場招聘會”等大型活動,開辦線上線下招聘會5場,積極協調150家企業提供就業崗位5000余個,達成就業意愿300余人,其中40余人找到了心儀的工作崗位。
據宣漢縣人社局辦公室工作人員蔣蕓介紹,今年,該縣還為16名創業者提供創業擔保貸款320萬元,3家企業享受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補助共計16.5萬元,落實40余名創業者一次性創業補貼40余萬元。同時,組織全縣20個車厘子產業園的30名園區業主或技術骨干開展車厘子產業特色培訓,培育了更多的“土專家”“田秀才”,帶動周邊群眾100余人實現家門口就業。
據了解,該縣還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7987個、城鎮公益性崗位4046個,托底安置了1.3萬余名就業困難者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從而穩定群眾收入,有效解決了民生民計問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