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日電 “請用英文聊聊你對ChatGPT的看法,同學們暢所欲言。”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鹽源縣民族中學的電信班正在上全英文直播課,來自成都七中的教師用流利的英語發問。鹽源縣民族中學一間簡樸的教室里,坐滿了52個心懷希望的孩子。2019年,中國電信援建民族中學電信創新實驗班,挑選全縣品學兼優、家庭貧困的孩子進入該班。所有課程的課表,均與成都七中同步,授課以遠程直播為主。

鹽源縣正在全縣中學開展遠程教育,從最開始的錄播課程到現在的實時直播,這樣的教學模式探索用了6年。中國電信聯合中興搭建4G、5G網絡,將成都七中、棠湖中學、成都四中等名校教學資源輻射到遠在鹽源的鄉村課堂,打通教學通道。
“哪怕只有一個人在遠程醫療、教育中受益,但這可能改變了他家庭的命運。久久為功做下去,今年1個人,明年就可能變成2個人、3個人、10個人,而一旦變成100個人、1000個人的時候,這些事情可能干成了。”中國電信掛職干部懷寶華談到數字化對于鄉村振興的意義。
鹽源縣位于青藏高原的東南緣,地形以四周高山峽谷、中部丘陵盆地為主,平均海拔在2300米至2800米。2012年開始,中國電信在這里開始了網絡建設,人背馬馱將基站運上山。2019年底,全縣完成4G網絡覆蓋,2022年底24個鄉鎮覆蓋5G信號。通路、通電、通網,為接下來的“兩不愁三保障”政策實施奠定了基礎。

2019年,涼山州第一臺“遠程診療設備”在鹽源縣醫院成功應用。難以第一時間到達鹽源縣醫院接受治療的病人,在各鄉鎮醫院通過5G遠程診療平臺,接受縣醫生的遠程問診。鹽源縣醫院與成都、廣州、寧波等地的醫院專家借助“遠程診療設備”進行溝通診斷,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鹽源縣長期以來醫療人才、設備、經驗等缺乏的問題。目前,遠程會診頻率保持在一周兩三次。此外,鹽源縣醫院配備“遠程心電監護設備”,借助5G網絡,實時監護病人心電圖,由專業機構對病人的心電情況進行及時的數據監測,分析及預警,通過數字化手段及時干預,第一時間搶救病人生命。
此外,從2022年起,鹽源建設綜合應急指揮平臺。平臺利用“5G+數字化”技術,將前端感知收集到的各項數據信息傳遞至集多部門信息于一體、功能齊備的綜合指揮平臺,實現全程、全時、全域資源共享和跨層級、跨部門、跨系統的業務協同,構建一體化的應急聯動指揮體系。在危機來臨之前,風險防范由傳統的“人防”向“人防+技防”模式轉變,在危機發生時,綜合應急指揮平臺能夠為政府人員提供決策依據,并提升全縣應急響應、指揮救援、調度能力和效率。
網絡的建設,給鹽源縣種植蘋果帶來部分解決答案——既要種得好,又要賣得出去。當地的蘋果試驗示范園將5G、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與蘋果種植融合,搭建了種植環境監測平臺、果樹生育期管理平臺、智能水肥一體化平臺、微型氣象站、種植技術培訓平臺,能夠實時分析蘋果園環境、氣象、土壤情況,并且進行精細灌溉,病蟲害識別,并且預警自然災害,提前預防。500畝的蘋果試驗示范園,僅需10人進行管理。
截至目前,鹽源縣蘋果種植面積42萬畝,產量55萬噸,產值已達30億元,是全國高原地區蘋果第一大縣、西南地區最大的蘋果生產基地。
如何將好蘋果賣出去?鹽源縣正積極推動“網紅助力鄉村振興”的活動,采取直播帶貨、電商、微商等方式開展線上促銷活動。深處大山的果實正緩慢走向世界。截至目前,累計搭建農產品電商銷售平臺65家,發展微店3萬余家,培育“農產品+”“零售+”農村電商服務站119個,銷售額達20億元以上。
五年間,鹽源的改變翻天覆地,數字鄉村建設儼然已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口。各大運營商、行業頭部企業等依據自身優勢與業務板塊在振興鄉村、推進農村數字化的不同層面做出了探索與實踐,中國電信積極助力祖國鄉村振興事業,致力于實現“讓溝通與信任無處不在”的美好未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