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7日電 (曾永強 易儷)近日,在瀘州市龍馬潭區紀委監委和龍馬潭區人民法院聯合舉辦的“警鳴廉·庭審課堂”上,區發改局、區財政局、審計局等重點行業部門120余名關鍵崗位干部現場接受“沉浸式”警示教育。
庭審中,審判長有序組織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法庭辯論。兩個多小時的庭審再現了被告人一步步走向違法犯罪的事實,其“現身說法”讓旁聽人員受到強烈的震撼和深刻的警醒,真切感受到法律的威嚴和違法犯罪帶來的嚴重后果和慘痛教訓,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紀法教育,樹牢紀法意識。
潘某某系原瀘州市兩江新城建設管理服務中心總工辦主任,2011年至2022年,他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工程監管、項目施工、招標代理審簽文件等方面提供幫助,收受賄賂;并通過“打干親”、違規經營等方式幫助相關人員違規中標獲利,持續時間較長,數額巨大。
“看到曾經的同事走上被告席,內心百感交集。一條鏈子的斷裂往往是從最薄弱的環節開始,只要沒有頂住第一次吃請、第一次收禮,就會逐步滑入腐敗的深淵,最終遭到法律的嚴厲制裁。”此前和潘某某共事過的一名干部參加旁聽庭審后表示,今后的工作中要以反面典型為鏡鑒,面對誘惑、陷阱時,時刻警鐘長鳴,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
為加強年輕干部教育管理監督,引導年輕干部扣好廉潔從政“第一粒扣子”,本次庭審活動還選取了30余名區級年輕干部、后備干部參與旁聽庭審。
“潘某某的違紀違法脈絡非常清晰,從最初收受1萬、2萬到最后的幾十萬,職位越來越高,收受金額也越來越大。潘某某的案例啟示我們,黨員干部必須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不斷提高紀法意識,同時也要加大對關鍵少數的監督力度。”走出庭審現場,區發改局年輕干部趙艷玲極受震撼,感悟頗深。
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把警示教育課堂搬到庭審現場,是龍馬潭區紀委監委開展警示教育的重要方式。今年以來,龍馬潭區大力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潤廉工程”,其中“警鐘鳴廉”“沉浸式”課堂是此項系統工程的重要子項目。
該區建立健全警示教育制度機制,利用身邊的紅色教育資源、黨性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等開展場景教育。通過現場參觀、旁聽庭審、聽取服刑人員現身說法、觀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種方式,深入分析反面案例背后思想退化變質過程,筑牢廉潔防線,引導黨員干部見鑒自省,在身臨其境中感知、感悟、感化。
與此同時,區紀委監委還聚焦基層干部、普通黨員中存在的基層“微腐敗”、黨風政風、家風家教等方面存在的典型問題,通過開“小處方”整治“大頑疾”,分層分類對全體黨員干部開展靶向教育。通過開展廉政家訪、召開干部家屬座談會、贈送廉潔禮包等豐富多彩的形式,讓紀檢監察干部家屬參與到廉潔教育中來,加強紀檢監察干部“八小時外”監督,讓家屬和紀檢監察干部共同筑牢家庭廉潔防線。
今年以來,制作警示教育片2部,分層分類開展警示教育活動180余場次,開展家風座談會21次,組織旁聽庭審2場次,8千余人次黨員干部接受警示教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