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2日電 (劉躍先 陳富勇 王茜茜)新年伊始,瀘州市選派的新一批援稻醫生離開家鄉,奔赴雪域高原稻城。他們一行七人接力“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的援稻新征程,再譜“瀘”醫援稻新篇章。

稻城處處白雪皚皚、寒風呼嘯,氣溫已經接近零下20度,與瀘州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一到稻城,醫生們努力克服因高原缺氧給身體造成的不適,第一時間奔赴各自崗位辦理工作交接、熟悉醫院情況、了解風土人情……熱情地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你可以選擇側躺的姿勢,這樣有利于呼吸,也可以減輕一點疼痛。在飲食上這幾天吃流食,注意少量多餐。”新一批瀘州市人民醫院的援稻醫生李永賢細心叮囑一位病人術后的注意事項。“我是一名黨員,就應該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不忘援稻初心,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為稻城群眾的健康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李永賢說。
“近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稻城所需、瀘州所能、互利互助、共同發展相結合的原則,針對稻城醫療事業發展中的短板弱項,通過精準選派醫療干部人才方式,竭力補齊短板弱項,推進稻城醫療事業高質量發展。此次選派的7名醫生是來自急診、婦幼保健、兒科和健康管理方面的人才,也都是稻城醫療體系急需的,這不僅有利于提升稻城醫療服務水平,更能為其培養出具有相應專業技術的醫療隊伍,達到一舉多得的效果。”第七批援稻工作隊領隊,稻城縣委常委、副縣長郭輝洋介紹說。
通過“納溪區—稻城縣”結對幫扶工作這個平臺,切實架起了稻城人民和云溪兒女之間的連心橋,有力促進了兩地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瀘稻”“納稻”親情越來越深厚,為實現“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作出了積極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