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21日電 (林忠偉)3月20日,梓潼縣黎雅鎮制種水稻父本下田,由此拉開該縣制種水稻育秧的序幕。2025年,梓潼縣計劃發展制種水稻3.3萬畝。

在梓潼縣黎雅鎮清平村,當地村民正在將制種水稻父本谷芽撒入田中開始育秧。育秧現場看,村民將谷芽稱完秤后,均勻地撒在整理好的秧箱上。據介紹,制種水稻育秧包括犁田、放水、打藥除草、整理秧箱、撒谷芽、覆蓋薄膜等步驟。預計在5月份開始進行移栽。“現在天氣轉暖,正是育秧的好時機。今年我計劃發展制種水稻30畝,目前培育的是父本,4月份將會培育母本。”黎雅鎮清平村村民西海說。
黎雅鎮是全國水稻制種示范基地,四川最大水稻制種鎮。發展中,該鎮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采取“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積極推廣水稻制種全程機械化生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種植效率。全鎮引進水稻制種公司7家,成立水稻制種專業合作社2個。“我們通過積極推廣新技術、新設備,加強制種水稻育秧社會化服務,不斷提高育秧的科技含量、生產效率和育苗質量,保障制種水稻產業的健康發展。”黎雅鎮副鎮長馮康說。

臥龍鎮也是梓潼縣制種水稻主產鄉鎮之一,涉及農戶1000余戶。這幾天,該鎮正積極組織群眾犁田,整理秧箱,即將開始播撒父本。“臥龍鎮通過積極引導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為群眾代育秧,以提高秧苗質量。當前重點在水源保障、農機調配、人員組織等方面給予群眾支持,確保制種水稻育秧順利推進。”臥龍鎮副鎮長王晨鑒說。
梓潼縣1976年開始發展制種水稻,是全國首批水稻制種基地縣,四川省最大的水稻制種基地縣。在生產中,該縣主要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由公司進行統一品種、統一發谷芽、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回收。據介紹,梓潼縣制種水稻常年栽植面積在3萬畝以上,年產良種700萬公斤,可供700多萬畝水稻生產用種。目前,梓潼縣成立水稻制種專業合作社12個,有水稻制種企業10余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