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財政部對2018年認定及通過復核的214家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組織開展復核評價。記者獲悉,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康弘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國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宏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邁普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5家成都企業全部通過復核評價。
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認定始于2011年,是指工業主要產業中技術創新能力較強、創新業績顯著、具有重要示范和導向作用的企業。工信部、財政部對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實行動態管理,每年認定一批,每3年復核評價一次。對不合格的企業,撤銷稱號。成都市經信局的統計數據顯示,至今成都已有34家省級以上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其中國家級17家。這些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具體有哪些特征?它們何以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記者帶你解鎖成都上榜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密鑰”。
看創新投入:
積極實施技術改造
重視高技能人才
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車間里,循環滾動的生產流水線上,一排排玻璃藥瓶依次進入,清洗消毒、灌裝、密封、貼簽、包裝、封箱全程自動化控制,最后由不停運行的機械臂將一箱箱包裝好的藥品整齊碼放在轉運盤上。這是引入工業互聯網實施技術改造給科倫藥業帶來的改變。科倫藥業信息部相關負責人朱毅告訴記者,目前該車間全員生產效率提高32%,運營成本降低26%。
具有較強的應用新技術能力,積極實施技術改造的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不只有科倫藥業: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技術打造了國際領先的智能制造生產線,2020年實現營收442億元;成都康弘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近29%,公司產品“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填補了國產眼底黃斑變性治療藥物的市場空白,打破了高價進口藥對中國眼科市場的壟斷。
人才是企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創新能力的第一資源。記者看到,這些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不僅重視研發投入,還十分重視科技人員和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引進和使用,不少企業都有健全的研發機構或與國內外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自創立以來,科倫藥業先后將數十億元資金投入研發創新,建立了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累計獲得13個“國家重點新產品”稱號。
看行業地位:
具有核心競爭能力
和帶動潛力
記者梳理看到,具有核心競爭能力和領先地位,不斷在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是這些企業最明晰的特征。它們有的掌握企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整體技術水平在同行業居于領先地位,有的積極主導或參與國際、國家或行業技術標準的制定工作。
例如,入選2020年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成都凱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成員單位。該公司不僅成功研制出國內第一臺數字式大氣數據計算機,還是國內第一家成功研制出大壓力高精度小型化振動筒壓力傳感器,國內獨家掌握直升機用三軸大氣數據系統技術、國內掌握高精度大氣數據測試系統和大氣數據壓力標準研制和生產的企業。
這些企業在專注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同時,還具有行業帶動性和自主品牌。它們有的在行業發展中具有較強的帶動性或帶動潛力,有的注重自主品牌的管理和創新,通過競爭發展,形成了企業獨特的品牌,并在市場中享有相當的知名度。此次通過復核的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家企業。今年8月,《財富》雜志全球同步發布最新世界500強排行榜中,新希望控股集團以316.057億美元位列第390位,這也是成都誕生的首個本土世界500強企業。這家成立于1982年的成都民營企業已發展為中國最大的肉、蛋、奶綜合供應商之一,擁有中國最大的飼料加工產能和禽肉加工產能。在此基礎上,新希望圍繞主業積極延伸,形成了育種、養殖、豬雞鴨牛肉加工、乳品加工、冷鏈物流、優質調味品、寵物食品、生態修復、金融服務等民生產業協同發展架構。
獲得國際認可的還有成都華川電裝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生產的汽車電裝系列產品遠銷美國、法國、波蘭、巴西、墨西哥、日本、印度等國家和地區,與美國水星、印度TVS、法雷奧集團、美國庫柏、意大利比亞喬、意大利隆巴迪、韓國現代等10余家海外客戶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看要素保障:
給予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300萬元一次性獎勵
企業的技術創新離不開要素保障。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結合,才能匯聚推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近年來,成都市大力支持企業創新能力建設,提升企業技術創新水平,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成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還對獲得認定的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給予3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獲得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研發投入、專利數量、創新成果等指標呈連年上升態勢。
產業鏈與創新鏈相互支撐、共生共融。記者梳理看到,成都出臺的多項重點產業政策中也將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列為了重點任務。例如,《成都市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支持政策》鼓勵企業圍繞工業互聯網開展技術攻關和產品研制,對經評審符合支持條件的重大創新產品,給予最高200萬元補助。《成都市5G產業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成都以創新驅動,市場主導,強化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產學研用協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優化資源要素配置,促進形成5G創新集聚區。支持企業建設科技創新平臺。《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則提出給予符合條件的氫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學研聯合實驗室等最高300萬元獎勵等。
(成都日報記者 程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