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在四川天府新區興隆湖畔,西部(成都)科學城核心區域有了關鍵進展——成都科創生態島1號館正式運行。科創生態島是成都首個以服務科技產業為功能的載體,將幫助更多科技成果在成都“登陸上岸”。
當天,1號館內舉行了首場科技成果發布活動——“校企雙進·找礦挖寶”中國科學院專場對接。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兩年前正式入駐天府新區成都科學城新園區,距科創生態島不到1公里路程。現場,中國科學院發布211項科技成果,覆蓋電子信息、大健康、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產業領域。
“未來,我們準備把‘鷹眼’的生產線落到成都。”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在對接活動上發布最新研究成果。“鷹眼”是一種仿生眼,突破了人類的視覺極限,可觀測到幾十公里之外的圖像。目前仿生眼常用于自動駕駛、生態監測領域。
為推進更多優質科技成果在蓉有力有效轉化,當天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與成都科創生態島簽署《科技成果信息發布和創新項目孵化服務框架協議》;與成都科創投、天府科創投簽署《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框架協議》。
成都科創生態島占地面積1006畝,構建“一島三區”空間布局。其中1號館是成都科創生態島創新轉化服務區首個建成投運的集創新成果展示、技術轉化交易、創新要素聚合、現場科技體驗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科技服務載體。
“我們1號館面積并不大,但是功能齊全。”成都科創生態島1號館負責人張鵬飛介紹,館內共有六個功能區,從基礎的政務服務到初創科技企業需要的知識產權服務、金融服務一應俱全,一站式保障科技項目在成都的全生命周期發展。
各個功能板塊已經有機構入駐,天府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就是其中之一。該中心專注于國際科技成果的引進和輸出,可以為科創生態島的科創項目打通國際交流通道。該中心運營部相關負責人說:“科創生態島的諸多功能與我們可形成很好的互補關系,后續我們引進的項目也可以介紹來島上辦理業務。”
據介紹,試運行不到1個月,成都科創生態島1號館已有80多家企業到訪,后續還會陸續開展科學家講座、科技成果分享會、技術經紀人培訓、路演等活動。1號館周圍,2號館、3號館等產業載體、社區配套住宅正在建設中。未來,成都科創生態島將成為來蓉科技創業者的“科技服務首選地、創新創業第一站”。(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蒲南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