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7日電(蔣升濤)

這幾天,“救市”力度很大。
先是上周末“金融16條”出臺,被不少人稱為“史上最強救市新政”。緊接著,“預售監管資金提取”方面,央媽要求銀行給予優質企業有力支持。
關于“市場回暖”這件事,或許還有待觀察,但是政策面的“觸底向好”已經明朗。
對市場“向好”的走勢,有些企業早有“先手判斷”。
比如,今年中期業績會上,現任龍湖集團董事長的陳序平就講到,“龍湖對今年行情的判斷是:低開-觸底-向好”。
龍湖是這樣預判的,也是這樣做的,拿地“毫不手軟”。把錢投出去,才是對市場信心最好的回應。
11月9日,龍湖迎來大動作,成都第三次土拍最新獲取的3宗地案名發布(龍湖·云河頌、龍湖·雲熙川、龍湖·映辰),距離拿地時間僅過去不到半月。
回頭再看今年成都土拍,龍湖已經拿下6塊地,表現搶眼,在民企里“獨一檔”。與此同時,龍湖今年已為成都帶來云璽、三千云錦、御湖境、九里璟頌、花千樾等8大新項目,完美詮釋了龍湖“聚焦高能級城市戰略”下的成都信心。
入蓉18年,對于龍湖,成都仍然舉足輕重。
01
在業內,龍湖最令人敬佩的是,這輪調整中應對危機的能力。如果要問,龍湖是如何做到“從容淡定”面對危機?
要是只能用一個詞,應該是“自律”。
在行業內,“高喊活下去”的萬科和“警惕看不見冰山”的龍湖,被認為是最“自律”的企業。
2021年2月,當行業仍處在“春風得意馬蹄疾”的“高光時刻”,龍湖卻向自己提出“極限環境之問”:假如有一天出現極端情況,所有銀行對龍湖關門,公司銷售額降一半,龍湖還能不能發出工資,能不能還得起債?
彼時,一心做大做強的房地產老板們,誰也沒心思“警惕看不見的冰山”。
短短一年,龍湖的“極限環境假設”成為現實,刻在身體基因里的“危機感”讓龍湖比別人更早思考未來。
龍湖的自律,是“冰山來臨”假設下的極度克制,始終保持財務穩健、保持充裕現金流。
數據不會說謊,截至今年三季度,龍湖已經連續6年多保持“三道紅線”綠檔。
這種克制,使得全行業都“缺錢”的時候,龍湖手里還能有“余糧”。
半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龍湖無限制現金(不含監管賬戶現金)約670億元,完全覆蓋215億元短債。
為回饋市場信任,11月初龍湖連續三次發布提前還債公告,還債金額超100億港元。
穩健的財務、良好的現金流,讓龍湖獲得專業機構一致肯定。
昨日,國際評級機構惠譽發布對龍湖集團的最新評級,確認龍湖集團評級為“ BBB ”。此前,穆迪、標普都給予龍湖集團“投資級”評級,至此龍湖保持三大國際評級機構全投資級的認可。
同時,標普預計龍湖收入將在2022年增長10%-15%,不受限制現金依然很高。
11月13日,隨著“金融16條”等向好政策不斷出臺,優質房企受到資本市場追捧,過去半個月來龍湖股票超漲100%,市場信心回來了。
11月15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官方消息顯示,龍湖集團已完成200億元中期票據注冊。龍湖拿下央行此前稱支持約2500億元民營企業債券融資落地首單。
龍湖200億元中票完成注冊
在此輪“危機”中,“裸泳”的人慌不擇路,而龍湖卻淡定從容。
龍湖創始人吳亞軍甚至認為,行業一直上行,容易養出驕兵悍將,經過這一次周期調整,管理層會更謙遜、更勤勉,這不一定全是壞事。
正是深入骨髓的“危機意識”,面對“危機”時龍湖不慌。
02
當然,如果只是保持足夠的克制,無法成就今天的龍湖。
在龍湖看來,城市的分化,是行業未來最大的“確定性”。這就決定了,龍湖“聚焦高能級城市”深耕的戰略選擇。
在TOP10的開發商里面,龍湖是進入城市最少的房企,一共只有68個城市。
少而精,成為龍湖戰略布局核心。
成都,作為龍湖重點深耕城市,具有極強的戰略示范意義。
入蓉18年,翻開成都龍湖布局地圖,近60個樓盤開發體量,密密麻麻遍布城市東西南北。
因此,龍湖今年連續在成都核心地段拿下6塊地,是公司持續深耕成都戰略下的主動出擊。
18年來,龍湖對成都的熟稔,使得它在這座城市操盤早已“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就好比一個人在一座城市生活了18年,大街小巷都能“如數家珍”。
龍湖與成都共同走過的這18年,也是成都居住品質不斷迭代升級的18年。
18年前,龍湖初到成都,帶來晶藍半島,它的“母本”是龍湖在重慶的標桿之作“水晶酈城”。隨后,2007年城東“騰籠換鳥”,龍湖在建設路打造了三千里、三千城等品質住宅。

某種意義上,龍湖是成都品質居住的啟蒙者:居住不僅是空間的體驗,還是景觀的視覺感受和優質的物業服務。而景觀和物業,成為龍湖日后核心賣點之一,具有極強的“長尾效應”。
龍湖還是最早把洋房帶到成都的房企,2004年弗萊明戈亮相城西曾轟動一時。隨后,龍湖原著系列、上城、梵城、天境、青云闕、昱湖1號等作品,也在不斷刷新成都人居高度。

18年的持之以恒,才有今日的“高光時刻”。
11月10日,龍湖三大新項目“案名”公布,分別是:龍湖·云河頌、龍湖·雲熙川、龍湖·映辰,距離第三批土拍拿下這3塊地僅僅過去15天。
“快、準、狠”,是業內對龍湖最新的評價。
這三大新項目,均為2.0低密地塊,占據城市核心地段,擁有成熟配套,適合高端改善。
這樣的優質資源加上龍湖的產品力,還未開售便已引發市場關注。
至此,龍湖已形成10大熱銷紅盤、2大城南新盤、3大主城新項目的供銷格局。
如果說3大主城新項目是2023年的城市期待,那么當前2大城南新盤,對于想在年底上車的朋友,可重點關注。
九里璟頌位于“大源南”,全組團2.0低密洋房,涵蓋115—143平米面積段,大多為橫廳大四房設計,空間尺度感“一鍵拉滿”。

花千樾作為天府新區臻裝現房銷售的代表,以2.0低密布局,打造上下雙疊空間。

高能級別墅典范,麓湖優質地段,加上龍湖產品實力,它將是天府新區2022年歲末壓軸重磅。
03
隨著龍湖和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聯系越來越緊密,如今提到龍湖,成都人已不再把它看成一家“房地產公司”。
天街,便是一個觀察窗口:去年每5個成都人就有1個人逛過“龍湖天街”,除了天街,龍湖還有“星悅薈”這樣的商業空間。

如今,龍湖在成都形成了“12座天街+1座星悅薈”的商業網格化布局,瓏珠會員超700萬,合作品牌超6000家,龍湖已深深嵌入成都人的日常生活。
這也很好契合了成都作為一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滿足人們對購物的強烈需求,成都因此成為龍湖天街布局最為密集的城市。
“聚焦高能級城市,不斷思考城市所需”,龍湖在成都18年的發展歷程,印證了這一點。
從第一座三千集天街開始,龍湖從未停止迭代步伐,始終與城市發展攜手共進。
2018年,在成都建設“全球TOD典范城市”的目標指引下,龍湖西宸天街成為第一座“TOD+天街”商業新物種。真正實現了“軌道+商業+人居+辦公+公園”的城市新場景,成為公園城市TOD生活方式的全新表達。

加上后續還將開出的驛都天街、東安天街,“TOD+天街”模式已經成為成都與龍湖互相成就的典范之作。
今年底即將開業的第九座天街——成都蜀新天街,則帶著“TOD+公園+天街”的創新升級。充分融入公園城市理念,在天街一層配套有超16000平米的公園綠地,與已有的創智公園及市政景觀大道相呼應。

在蜀新天街,能充分感受到龍湖對公園城市的充分表達,這或許就是龍湖深耕成都18年,對這座城市的理解與把握。
04
龍湖對需求的思考不止于此。
為了讓更多“蓉漂”能在成都打拼,龍湖承擔起對青年人的責任和擔當,龍湖冠寓由此誕生。
如今,龍湖已在成都開出近30家冠寓,為青年人提供質優居住環境和社群活動服務。

除了青年人,老年化也是龍湖最為關心的問題。
位于成都成華區濱江天街的“龍湖椿山萬樹成都梵城頤年公寓”,與跳磴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跳磴河街道杉板橋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一同創新民營養老、社區醫療、社區養老“三位一體”的合作新模式,受到希望留在城市養老的客群“熱烈歡迎”。

在新航道方面,龍湖龍智造也簽約了中鐵城投集團22萬平米代建項目,開啟智慧營造新征程。
龍湖在為城市持續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也為它帶來源源不斷的收益。
今年上半年,龍湖整體租金收入同比增長26%至46.5億元。標普預計,今年龍湖龍湖的收入將在增長10%-15%。
龍湖還有更遠大目標,陳序平表示,“通過未來五年的時間,我們的目標是商業、租賃住房、空間服務、智慧營造這些經營性航道能夠產生的利潤占比要過半,收入占整個集團的30%。到那個時候,應該說龍湖就完成了去地產化。十年之后,我們地產之外的經營性收入目標是要做到1000億。”
大家發現沒有,龍湖要提升商業、租賃、物業這些經營性收入,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答案是——服務!為老百姓服務,為這座城市服務。
因此,我們會看到龍湖的公園城市表達,會看到“天街+TOD”的完美結合,也會看到冠寓“善待青年人”的初心和椿山萬樹“應對老年化”的使命。
正是與城市,與人們生活的緊密連接,反過來讓龍湖生意越來越好,越來越穩健。
套用一句俗話,做對別人有價值的事,掙錢只不過是順帶的事。
18年來,從客戶需求出發,為這座城市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有溫度的服務,這才是龍湖“行穩致遠”的壓艙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