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成都2月22日訊(記者 陳淋)2月22日,成都市教育局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今年,成都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有無變化?招生入學具體日程怎樣安排?
落實“四個堅持” 就近免試入學
近年來,成都市大力實施“家門口的好學校”建設工程,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目前,成都市義務教育優質學校達693所,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總量“多起來”,老百姓的認同度“高起來”,入學“舍近求遠”的現象少了,家門口就近上好學的多了,就近入學成為新常態。2023年,成都市將加大義務教育學位供給,新建中小學80所,新增學位8萬個;統籌實施市直屬和五城區優質學校引領幫扶行動,全面提升重點片區教育質量,培育更多市民家門口的好學校。
堅持“就近入學”。成都市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學位供給,優化資源配置,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目標要求,綜合考慮適齡兒童人數、學校分布、學校規模、交通狀況等因素,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科學劃定服務范圍。公辦學校采取單校劃片與多校劃片相結合方式入學。民辦學校優先滿足學校所在區(市)縣學生入學需求。
堅持“免試入學”。成都市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規定,嚴禁義務教育學校通過筆試、面試、面談、評測等招生。成都市教育局溫馨提示:初中未按政策規定入學的,將不能享受成都市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標到校生政策。
堅持“公民同招”。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學校不得在成都市外招生,違規跨市(州)招生的將不予注冊學籍。
堅持“均衡分班”。學校按照“班額、生源、男女比例等基本均衡”的原則,均衡編班、配置師資,不得以教育信息化改革等名義分班并取名。
突出“四項便民” 優化辦理服務
放寬條件,常住人口“全覆蓋”。來蓉工作居住滿半年的隨遷人員子女、集體戶人員子女、持旅行證入境和在蓉港澳臺及外籍適齡兒童少年均可申請在蓉接受義務教育。
一網通辦,學生家長“少跑路”。各類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均可通過成都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平臺實現“一鍵申請”“一網通辦”。
簡化手續,推行入學“零證明”。簡化入學手續,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則,清理取消無謂證明材料。
長幼隨學,多個子女“同校讀”。繼續實行長幼隨學政策,為多子女家庭接送提供便利。
成都市教育局溫馨提示:如果您不會進行線上操作辦理,也可到戶籍地或居住證(地)進行線下辦理。
做到“四個統一” 確保公平公正
統一政策。成都市教育局統一制定并公布全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各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按要求并結合實際制定本區域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實施細則。
統一平臺。成都市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及錄取工作均納入全省、全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平臺統一管理。
統一時間。成都市各區(市)縣小一、小升初均按照全市統一的工作日程辦理。
統一流程。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均按照網上信息采集(核對)、資料審核、公辦學校劃片、民辦學校報名及錄取、學位確認、到校報到程序進行。
強化“四個嚴禁” 規范招生行為
成都市嚴格落實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廳關于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紀律要求,公布招生入學咨詢電話和監督投訴二維碼,暢通監督投訴渠道,嚴肅查處違規行為。
嚴禁提前招生。嚴禁學校提前組織招生,變相“掐尖”選生源。
嚴禁考試招生。嚴禁學校通過筆試、面試、面談、評測、簡歷等任何形式或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成績、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
嚴禁掛鉤招生。嚴禁學校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培訓機構、教育咨詢公司等聯合組織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考試,或采用社會培訓機構等自行組織的各類考試結果。
嚴禁跨市(州)招生。堅持公民同權,所有學校均不得在成都市外招生。違規跨市州招生的將不予注冊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