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22日電 (何艷)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汶川縣灞州鎮阿爾溝里一派生機盎然。在一處羊肚菌大棚內,一簇簇一朵朵戴著褐色“傘帽”的羊肚菌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形態壯碩飽滿、長勢喜人,阿爾村村民余世江穿梭于菌壟間,為剛破土的羊肚菌澆水、除草……臉上洋溢著笑容。

余世江曾是村里的貧困戶,因為兩個女兒身體殘疾,讓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的困難。2022年,他被納入返貧監測對象。考慮到余世江一家的實際困難,鎮村兩級將鄉村振興局給的到付項目資金3萬多元撥付給了余世江,幫助他進行羊肚菌種植。“在村兩委及駐村工作隊的技術支持下,經過一年的試種,我的羊肚菌大棚去年就獲得了豐收,價格在45元一斤,今年預計也能采摘到300斤左右。”余世江說道。
阿爾村海拔2200多米,空氣清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無污染,而羊肚菌產業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具有投資小、周期短、收益高的特點,同時種植還無污染,不會破壞生態環境。余世江的羊肚菌試種成功,為全村探索出了另一條新的致富道路。
“余世江的羊肚菌試種成功,大大提振了我們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的信心,村民們也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接下來,我們將在全村進行羊肚菌種植技術的推廣,以‘黨建引領+農戶’模式發展村集體經濟,讓村民們在小小的大棚里就能嘗到致富的甜頭。”阿爾村第一書記劉姍自信滿滿地說。
近年來,阿爾村兩委堅持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首要任務,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提前謀劃、精準實施、主動跟進,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條特色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之路。羊肚菌的種植勢必成為村里又一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