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22日電 (吳平華 羅景萍 徐凌)黃栗留鳴桑葚美,紫櫻桃熟麥風涼。當前,正是桑葚成熟的季節,高縣2000余畝桑葚迎來了最佳采摘期。走進果桑基地,放眼望去,連片的桑樹青翠欲滴,一簇簇烏紅鮮艷的桑果掛滿枝頭,顆顆飽滿,格外誘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摘果嘗鮮、體驗采摘樂趣。

“一直聽說陳垇的桑葚特別好吃,趁著天氣好和家人一起來體驗一番,滿山遍野的桑葚非常鮮甜,準備多采點帶回去和朋友們一起分享。”游客胡旭說,桑葚帶來的不僅僅是味蕾的享受,更像是一個承載著情感和回憶的符號,總能讓人回想起小時候吃到滿嘴烏黑美好時光。
據介紹,陳垇村從2015年開始種植果桑,目前全村種植面積達到了2250畝,成為了該村一項特色產業。為了擴寬銷路,村集體公司積極與當地農超對接、邀請媒體開展直播帶貨,實現了從最初的線下“流動商販”到“云帶貨”的消費大升級。憑借果大、汁多、味甜的優質口感,“陳垇果桑”逐漸打響了知名度,宜慶路穿村而過,便捷的交通優勢,不僅吸引了大批游客,還引來了不少研學游團隊前來親近自然、體驗收獲。

“這些天,每天都有不少游客來采摘,每年的桑葚基本在地里就能賣完。”果農劉志英種了5畝地的果桑,每年僅靠出售鮮果就能為她帶來近2萬元的收入,桑果采摘結束后,桑葉還可以用來養蠶,“一樹多用”讓劉志英覺得很是實惠。
據來復鎮陳垇村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王大勇介紹,今年氣溫偏高,桑果成熟較早,目前已進入采摘旺季,村里建立了“村集體公司+基地+農戶”的采摘游模式,由村集體公司統一對接團體,果農在基地指導采摘,不僅提升了游客的體驗感,也讓果農實現了就地銷售。針對桑葚果保鮮期短、易壞的特征,村里還引進了桑葚加工廠,將鮮果加工制作成桑葚干、桑葚酒、桑葚果飲等產品,經由電商物流銷售到全國各地。
一顆顆桑葚果,甜了游客的味蕾,也鼓了村民的腰包,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推進,陳垇村加快果桑產業轉型升級,現已形成觀光采摘、研學體驗、桑果深加工三位一體的產業體系,帶動全村種植戶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小小桑果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大產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