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lyxw > 中新網四川

南充蓬安:引進“專家團” 挖掘“田秀才”
2024年05月30日 10:58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30日電 (彭圣洲)“感謝蓬安縣鄉村振興人才發展聯盟的同志牽線搭橋,請來專家傳授技術。讓長甘嶺村的山核桃長成振興鄉村的‘致富果’!苯,談起村里的山核桃,蓬安縣福德鎮長甘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段北平信心十足。在他身后,核桃產業園內郁郁蔥蔥、青果滿枝。

四川省科技下鄉萬里行專家在新園鄉桃李產業園開展技術指導(資料圖)。彭圣洲 攝
四川省科技下鄉萬里行專家在新園鄉桃李產業園開展技術指導(資料圖)。彭圣洲 攝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蓬安縣聚焦提升鄉村振興人才發展聯盟“支持力”“推動力”“革新力”“精準力”“號召力”,著力建優組織聯動體系、聯盟運行體系、培訓提能體系、典型引領體系、保障激勵體系,努力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建好人才聯盟 促進人才向基層流動

  近日,《蓬安縣鄉村振興人才發展聯盟2024年度重點任務清單》正式印發,明確11個指標、24項具體任務要求!疤镩g學!薄叭瞬盼暹M”“人才服務專員”……透過重點任務清單上的這些關鍵詞,可洞悉蓬安縣鄉村振興人才發展聯盟今年工作的新動向。

  “今年將健全完善鄉村一線‘點單’、縣鄉聯動‘派單’、專家人才‘接單’、用才主體‘評單’四級呼叫應答機制,對鄉村一線反映的需求力爭一小時響應、一天內辦理、一周內答復、一月內回訪!迸畎部h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鄉村振興人才發展聯盟將按照重點任務清單要求,及時更新、建好《蓬安縣鄉村振興人才發展聯盟實事臺賬》,努力實現鄉村振興發展“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精準對接。

  為促進各類人才向鄉村流動,蓬安縣組建了綜合協調、督導問效等專項小組,常態解決聯盟運行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和困難;出臺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9條措施,從人才入盟、活動舉辦等方面給予專項政策支持;印發《關于組建鄉村振興人才發展聯盟的指導意見》,設置縣域總聯盟,在農業、文旅等部門設置分聯盟。

  “我們還建立‘1+N+N’工作推進機制,選優配強18個分聯盟工作專班、5個縣外特邀專家服務團、39個縣級包片專家服務團、21個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人才綜合服務專窗、21個鄉鎮(街道)蹲點專家服務團、312名村(社區)人才服務專員,確保聯盟工作推進有力有序!迸畎部h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充分調動入盟人才積極性主動性,該縣還梳理整合“相如英才”“蓬州人才綠卡”等政策,為入盟人才提供子女教育、醫療保障等“一攬子”服務。

  截至目前,蓬安縣共摸排各行業部門中的專業技術人才130余名,納入專家人才庫統一管理;動員熱心公益的科研院所專家、律師協會專業律師等30余名;柔性引入13名國省級高層次人才,建立縣級院士(專家)工作站5個;建立鄉村人才實訓基地(田間學校)36所,招募“土專家”“田秀才”等本土人才140余名,“師帶徒”培育鄉土人才7000余名。

  用好人才資源 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像這種密集的柑橘樹枝條要及時剪枝,干枝也要剪一下,讓枝條舒展,太陽光才能照進來……”為加快推進晚熟柑橘產業精品化、全鏈化、高效化發展,日前,蓬安縣鄉村振興人才發展聯盟柑橘產業人才分聯盟邀請到四川省農科院的專家,在該縣塔子山晚熟柑橘現代農業園區舉行柑橘植保現場會。

  當天,四川省農科院高級農藝師黃偉以“專家講座+田間課堂”的形式,為來自縣內外的30余名晚熟柑橘種植業主進行理論授課和現場實操教學,詳細講解了柑橘樹植保的關鍵技術和管理要點。對業主提出的問題,黃偉還現場把脈開方,傳授“治療”方法。

  當天的現場會還邀請了南充市現代農業產業協會,金融、保險機構以及水果市場端專業人士參加,幫助業主更好地應對市場風險,提升產業競爭力。

農技專家在睦壩鎮指導韭菜田間管理(資料圖)。彭圣洲 攝
農技專家在睦壩鎮指導韭菜田間管理(資料圖)。彭圣洲 攝

  “我們要充分發揮種植晚熟柑橘的自然優勢,努力在產業規模、產地初加工、區域品牌打造、新型主體培育等方面取得長足發展和快速提升!迸畎部h鄉村振興人才發展聯盟柑橘產業人才分聯盟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全力為全縣柑橘產業發展保駕護航,送科學技術到田間地頭,不斷提升柑橘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品牌影響力。

  去年以來,蓬安縣積極提升鄉村振興人才發展聯盟人才專干、入盟人才素質能力,舉辦全縣人才工作者專題研討班,邀請總聯盟秘書處、市級分聯盟秘書處的“行家里手”上講臺“傳經送寶”,幫助縣級分聯盟工作專干拓寬視野、提升能力;充分整合各部門培訓政策、項目和資源,開展鄉村振興、基層農技推廣等專業技能培訓、崗位能力培訓,不斷提升入盟人才知識和技能;聯合農業產業園區、企業經營主體等,打造利溪花椒、睦壩糧油等高品質鄉村人才實訓基地(田間學校)36個,開發配套課程57門,讓業主從“小白”成長為“行家”。

  依托“智治”平臺 組織專家人才“云”服務

  眼下正值農業生產“雙搶”時節,蓬安縣利溪鎮萬壽村村民龍英日漸忙碌起來。不同于以往只在田間地頭忙碌,今年57歲的他多了更想關注的內容:手機端小程序“慧村”。就像年輕人看網頁、刷微博一樣,龍英每天都會在“慧村”上看一看。

  “數字慧村,是利溪鎮試點人才聯盟服務鄉村振興‘智治’平臺的手機端小程序,它能將村民和鄉村振興人才發展聯盟的農技專家、蹲點專家服務團、農技員等聯系在一起!迸畎部h利溪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智治”平臺,包括了數字門牌、人才服務、黨建學習、農技知識、農技培訓、通知公告、農事提醒、隨手拍、云廣播等版塊內容,幾乎涵蓋了農業生產可能需要的信息以及所需的幫助。

  “依托四川省農科院定點幫扶優勢,通過‘智治’平臺,農技專家可以線上提供農技推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農技知識培訓,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提供技術保障!痹撠撠熑苏f,近年來,利溪鎮持續深化校地院企合作,用好科技下鄉萬里行、市級科技特派員、縣級經作專家人才、鎮級蹲點服務團、“土專家”“田秀才”等聯盟人才資源,因地制宜探索人才引領產業發展新路徑。

  今年以來,利溪鎮采取“集中講授+田間實踐+自我學習”的形式,邀請上級業務骨干傳授業務知識和實踐經驗,舉辦理論培訓班7期,累計輪訓“土專家”500余人次,建成專家工作站、電商達人帶貨點、鄉村人才實訓基地(田間學校)等人才下鄉服務陣地,先后促成創業實體10余個。

  近年來,按照“鄉村出題、人才揭榜、成果共享”思路,蓬安發布并簽約桃李品種改良等人才合作項目,建成“人才飛地”平臺,柔性引進B類人才及團隊,以高端人才團隊集聚助推鄉村難題精準破解;立足壯大鄉村旅游細分市場,促成入盟人才在職創辦企業,帶動優秀鄉友創辦領辦專合社、農家樂,精準助力農文旅融合發展、鄉村產業振興;高標準建成百牛渡江景區、新園鄉寬敞溝村等分聯盟示范點位,推動形成以點帶面、抓點示范的良好效應。(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自产视频免费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日本在线观看中文字幕无线观看 | 亚洲精品夜夜夜爽 | 亚洲愉拍二区一区三区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不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