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lyxw > 中新網四川

“插兜式”種地 綿陽游仙秋收有點“閑”
2024年09月18日 19:57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韓金雨

  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18日電 (陳靜 汪邦坤 楊丹丹)伴隨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勞動力老齡化、兼業化現象日益凸顯,對社會化服務的需求尤為迫切,作為“全省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區”,綿陽市游仙區積極響應,探索建立農事一體化服務中心,為群眾提供農業生產全產業鏈服務,以“插兜式”種地的全新模式,實現農業豐收、集體創收、農民增收。

收割水稻。 游仙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收割水稻。 游仙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金秋送爽,游仙的稻田里金黃一片,23萬余畝稻谷喜迎豐收,沉甸甸的稻穗隨風搖曳,繪就了一幅壯美的豐收畫卷。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轟隆隆”的現代化收割機聲此起彼伏,它們如同金色的使者,在稻海中穿梭,將沉甸甸的稻穗轉化為豐收的喜悅。

  “大家準備就緒,開動!爭取午飯前完成這片區域……”魏城鎮安樂村的稻田里,農機手鄧小虎與隊友們正緊鑼密鼓地作業。不同于往昔的辛勞與繁瑣,如今他們運用現代化農機,便可完成從割穗到脫粒、清選、裝車全流程。高效背后,離不開游仙區農事一體化服務中心的強力支撐,讓“插兜式”種地成為現實。

  鄧小虎,不僅是技術嫻熟的農機手,更是游仙區美鈴家庭農場的負責人。他通過土地流轉,經營著480畝水稻、玉米等農作物。談及變化,他感慨萬分:“以前收稻子,得到處請人幫忙,早出晚歸一個月才勉強收完。現在,一個電話給服務中心,中心便可迅速響應,按需提供服務。”短短2小時,鄧小虎在該范圍近30畝稻谷全部歸倉,隨后直接送往烘干房進行烘干處理,等待最佳時機出售。

收割水稻。 游仙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收割水稻。 游仙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以前我們人工費就要花8萬元左右,現在和農事一體化服務中心合作后,人工和時間成本都減少了一半以上,空閑期間,我還可以去其他農戶家作業,帶來額外收入。”據鄧小虎計算,今年的秋收,支付農事一體化服務中心的費用為4萬元,自己的收割機加入服務中心,通過為其他農戶提供收割服務,還能掙8萬元,一里一外開源節流,今年的收入增加了12萬元。看著自家豐收的稻谷,他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水稻收割完后,我們將繼續與農事一體化服務中心合作播種小麥,480畝土地從收到種,一個月內就能完成。”

  據了解,作為“全省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區”,游仙區積極探索農事一體化服務改革,建立了農事一體化服務中心,整合了全區20個服務主體,引進了400余臺(套)先進農機裝備,涵蓋節水灌溉、測土配肥、飛防植保等前沿技術。同時,組建了18支專業服務團隊,為農戶提供從產前育秧到產后銷售的全方位服務,真正實現了“耕、種、防、收、烘”一條龍精細化服務,是游仙農業服務名副其實的“超級大腦”。

  走進農事一體化服務中心,各種先進的農機設備琳瑯滿目,從播種機到收割機,從無人機到智能灌溉系統,一應俱全。當前在線35臺、當日在線62臺、當月在線150臺……在中心農業社會化服務數字管理平臺上,農機數量、位置、作業軌跡等信息一目了然,平臺為農業生產管理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支持。

  “我們利用北斗定位系統,精準調度農機,確保資源高效利用。”據服務中心負責人羅彩元介紹,農機還會實時傳送作業圖片,以方便服務中心進行農機數據管理,確保農業生產規范、安全。

農業社會化服務數字管理平臺。 游仙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農業社會化服務數字管理平臺。 游仙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截至目前,全區農業機械化率已達74%,年均調度各類農機近3000臺次,服務小農戶6000余戶、輻射區域及周邊近20余萬戶農民,推動農作物畝產增收10%,農民年均增收近800元/畝。

  “游仙區的農事一體化服務改革,不僅解決了‘誰來種地’‘怎么種好地’的難題,更在提升農產品價值、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游仙區農業農村局黨組副書記楊華容介紹道,在今年大春收割中,通過農事一體化服務,可幫助農戶收割水稻10萬余畝,占全區水稻種植面積50%以上。

  近年來,依托農事一體化服務中心,游仙區還建成冷藏庫、氣調庫、烘干房和冷鏈物流等設施95座,總容量可達13390噸,有效延長了農產品產業鏈,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通過“龍頭企業+專合社+家庭農場+農戶+基地”的產業化聯合體模式,游仙區不斷推動企業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成功打造了“游仙優品”農業區域公共品牌,多個農產品榮獲國家級榮譽。(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波多野结衣黑人网站 | 欧美日韩国产激情一区 |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区高清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 中文方字幕亚洲本在线 | 日本羞羞的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