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3日電 (吳平華 楊理 宋婷)近段時間,筠連縣沐愛鎮石林村愛媛果凍橙陸續開始成熟,批發價格達到6元每斤,果大、皮薄、肉細、味道甜爽,這是怎么做到的呢?

答案就是科技賦能。為了讓果子品質更好,筠連縣金橙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筠連縣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采取科學種植、精細化管理,讓每一棵果樹都能最大限度發揮效能。
為了預防低溫凍害,石林村滿山橘樹已經被薄膜覆蓋,金黃的果實若隱若現,筠連縣金橙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羅剛小心翼翼地揭開薄膜,開始采摘成熟的愛媛果凍橙。

“我們愛媛果凍橙現在的產量可能在9萬斤左右,價格大概每斤6元錢。”羅剛介紹說。
羅剛是村里種植柑橘的先行者,10余年的種植經歷讓他明白,只有科學種植才能助推柑橘產業提質增效,看似簡單的追肥工作,也充滿技術玄機。
“我們之所以要東西向、南北向換著施肥,是因為施肥過程有可能損傷根系,每年換一下能讓柑橘根系充分發揮效能,讓有機肥更好融入土壤中,使我們的柑橘更甜、更大、更好。”筠連縣科技特派員服務團業務團長王成說。
近年來,筠連縣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充分發揮各領域技術人員的優勢,到田間地頭和工廠車間,提供科技、人才支撐,著力解決產業中的科技難題,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服務。在該柑橘園種植基地,負責人羅剛還接受專家指導,適度引入雞鴨鵝養殖,物理除草、畜糞肥土,拒絕化肥,拒施高殘留農藥。
“柑橘樹下有很多雜草,可以適度養殖雞鴨鵝,一方面,可以去除雜草;另一方面,還能給樹施肥,種養循環。”看到樹下雜草多,筠連縣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專家沈華給羅剛建議。
目前,金橙柑橘園核心種植面積800余畝,金秋沙糖橘、愛媛38號、春見、沃柑等成為了主流品種,已注冊商標金橙“沐柑”,質量受到省內外市場一致好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