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30日電 (羅文婷)“韶華奉獻青衣果,秋實如金賽蠟黃。”連日來,瀘州瀘縣嘉明鎮的千畝檸檬園迎來豐收,金黃色的檸檬掛滿枝頭,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檸檬香氣,村民們身背背簍,手法熟練地摘下顆顆飽滿的檸檬。

瀘縣嘉明鎮雙河口村的檸檬基地建立于2015年,基地面積達1000畝,通過成立合作社的形式,雙河口村檸檬基地與中國檸檬之都——安岳縣加強合作,向這里銷售新鮮檸檬。合作社嚴把質量關,從檸檬的種植、管理到采摘、運送,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按照外貿出口標準執行,確保生產的鮮果全部達到高品質要求。今年盛產期,檸檬總產量將超過300萬斤,按當前的市場價格估算,總產值可達500萬元。
面對豐收的檸檬園,鄉賢們滿懷喜悅與自豪。“我們產的檸檬主要銷往安岳那邊的企業進行加工。加工之后再銷往國內外各大市場。”瀘縣嘉明鎮雙河口村檸檬基地鄉賢謝明介紹說,基地產出的檸檬鮮果品質出眾,歷經嚴格檢測,毫無農藥殘留、肥料重金屬超標等問題,很受市場的歡迎。
在鄉賢的引領下,檸檬產業成為助農增收的重要引擎。特別是在地震災后,鄉賢們積極行動,通過檸檬產業吸納受災群眾和當地村民就業,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找到穩定的工作。檸檬園每年的除草、施肥、套袋、摘果等環節,吸引了大量村民參與。檸檬基地用工量最大時,每日有130余人進行作業,日常用工也能達到50余人,為周邊村民撐起穩定的收入來源,改善生活質量,助力增收致富。
“以前我們靠天吃飯,收入不穩定。現在有了檸檬基地,鄉賢技術員們教我們如何套袋、剪枝和摘果等,讓我們能依靠自己的雙手,干得起勁兒,一天最多能掙180元左右。”在檸檬園工作的村民陳夢芬說道。
“檸檬基地為雙河口村提供了很多的就業機會,帶動村民持續增收。尤其是套袋和摘果的關鍵時期,每天都需要上百人參與勞動。去年經我手發放給村民們的工資總計就已經超過了150萬元。今年,園子產量和用工量雙雙見長,工資發放有望突破200萬元。”雙河口村檸檬基地鄉賢陳鳳前介紹說。
檸檬聚能,興業富鄉。未來,瀘縣嘉明鎮將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繼續充分發揮鄉賢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獨特優勢和引領作用。鼓勵鄉賢們在農業科技創新、品牌打造、市場營銷等方面大膽探索與實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