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10日電(吳平華 劉倩 劉薪)大塔荔枝是宜賓市敘州區的一張水果名片。為進一步優化品種,提升荔枝的產量和品質,近日,敘州區農業農村局的農技專家深入樟海鎮斑竹村,為荔枝種植大戶帶去了一堂形象生動的農技培訓課。

“在這個季節上重點考慮的一項措施,就是下決心做好荔枝、龍眼優新品種改良,實現品種優化調整!痹谡梁f偘咧翊妩h群服務中心,農技專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細致地為參訓人員講解荔枝、龍眼等品種改良的必要性,以及春夏季管理技術要點。

培訓課上,種植戶們認真聽著講解,積極參與互動,現場學習氛圍濃厚。
“農技專家主要講了品種改良、病蟲害防治和施肥。我家里種了一百余棵荔枝樹,回去我就把所學的用一下,農技專家就是及時雨,爭取今年有個好的收成。”樟海鎮斑竹村村民江西華參加培訓后表示收益頗豐。
樟海鎮斑竹村村民眭放說道:“大塔荔枝最缺的就是實用技術,通過今天培訓,我學到了很多實用的知識,回家后會運用到生產實踐上,希望今年能有個好的收成!
“開春以后,主要做的就是培肥。農藥的使用也要注意時間節點,要對癥下藥。”培訓結束后,農技專家還走進荔枝基地,手把手教授種植戶如何進行開花前的土壤管理、樹體上的花絮處理、樹體病蟲害的控防等技術要領,確保今年荔枝豐產豐收。
樟海鎮斑竹村黨支部書記余柏成說:“我們斑竹村的荔枝種植面積大概有2000畝,現在進入盛果階段的應該有1500畝左右,年產值大概1500萬元。我們還是想通過技術培訓,提高大家的思想認識,然后利用一些管理技術,增加我們的產量和經濟效益!
作為“北半球最晚熟荔枝基地”“川南晚荔之鄉”,敘州區樟海鎮大塔片區連片集中種植荔枝1.5萬余畝,主栽大紅袍、帶綠、妃子笑等品種,2024年產量5500余噸,綜合產值1.1億元。近年來,由于種植戶技術跟不上、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大塔荔枝生產進入了“瓶頸期”。此次農技專家帶來的技術指導則無疑給種植戶吃了一顆“定心丸”。
敘州區農業農村局推廣研究員鐘小江表示:“下一步,區農業農村局將結合目前荔枝農業在生產管理上的情況,有計劃有區域地深入到具體基地開展技術指導,做好荔枝壯果,以及在培肥、病蟲控防上的落實。同時,還會將一些綜合技術的應用方案逐步提供給生產者,使他們在生產管理上有一個更好的掌握和運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