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生態環境保護五周年新聞發布會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5年來,在生態共建、環境共保方面,川渝兩地推進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環保規劃提出的12項主要指標、5方面重點任務和9項重大工程任務。同時,兩省市相關單位共召開生態環保工作推進會、座談會等120余次,各層面簽訂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合作協議131項,共同實施重點任務148項。
據了解,在推進污染協同治理方面,從數據來看,川渝兩地PM2.5年均濃度降幅刷新歷史,空氣優良天數率超過85%;長江干流川渝段水質穩定達到Ⅱ類,23條跨界河流國考斷面去年首次全部達標。其中,川渝兩地在全國首創危險廢物跨省轉移“白名單”,覆蓋的危廢類別和經營單位由2020年的2類、7家增加至6類、39家,審批時限由1個多月縮減至5天。在全國率先建立跨省域新污染物環境風險聯防聯控機制,協同推進川渝新污染物聯合調查。
兩地還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協同保護水平,聯合印發《關于統籌建立并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的通知》,以川渝高竹新區為試點,探索兩地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統籌協調的技術路徑與管理機制,實現一張清單管兩地。(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劉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