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ouye > 四川在線

構建四川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體系 既管當前 又利長遠
2021年12月22日 09:01 來源:四川在線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四川在線記者 王成棟 文露敏

  “既管當前,又利長遠。”12月21日,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與會代表看來,在“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新征程開啟之年,圍繞推動四川高質量發展,會議系統謀劃和研究了9個方面重大問題,既是對近年來我省經濟工作的實踐總結,也是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整體謀劃。9個方面,如何構建四川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體系?

  以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牽引 加強主干與多支的統籌發展

  明年將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從夯基壘臺邁向整體成勢的關鍵一年。如何落子?如何成勢?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給出方向。

  ——持續提升極核能級。“這是首位事項。”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鄭備提到,前不久獲得國家批復的《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不僅意味著全省主干功能由成都拓展到成德眉資4市,也意味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極核由成都拓展至成都都市圈。接下來,成德眉資4市就是要將國家批復的“規劃圖”一一落實,更好輻射帶動全省區域發展。

  ——繼續支持區域中心城市發展。“增速要繼續保持快于全省的態勢。”宜賓市委書記劉中伯說,經濟總量更上一層樓,是宜賓提高區域帶動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底氣。

  ——五大片區及各市(州)、縣(市、區)按照各自特點和功能找準定位、加快發展,形成高水平區域協調發展良好態勢。“打好清潔能源這張牌。”甘孜州代州長馮發貴表示,當地將搶抓碳達峰、碳中和機遇,有序開發風能、太陽能和水能,培育大數據存儲、鋰礦開發與初加工等產業。

  增強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抓好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

  會上,一條喜訊在參會代表中引起廣泛關注:今年,全省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有望突破60%,跨過了創新型經濟體門檻。

  “在推動創新要素加速匯集、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創新力量跨界融合上邁出更大步伐,不斷增強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會議給出更為明確的方向。

  “抓住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的契機。”在省科技廳廳長吳群剛看來,一方面,要讓國家在我省布局的重大創新平臺加快建設、提升能級、盡快發揮作用。另一方面,還要前瞻布局一批面向科技前沿和戰略需求、符合產業發展的重大項目。

  規模化培育 集群化發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

  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以來,我省初步構建起工業“5+1”、農業“10+3”、服務業“4+6”現代產業體系。下一步,如何實現重點突破和能級提升?會議給出答案——

  突出優勢。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朱家德表示,清潔能源、電子信息、食品飲料等產業,都是我省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一定影響力和分量的產業。對于這些產業,不能平均用力,要在優先考慮鞏固既有的產業優勢基礎上,實現產業能級的整體提升。

  靶向發力。瀘州市委書記楊林興透露,就在3天前,當地梳理出影響本地支柱產業進一步發展的薄弱環節、缺失項目,“下一步就是有針對性地自主培育或招商引資。”

  規模化培育、集群化發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成都市市長王鳳朝介紹,汽車屬于“抓一個帶一片”的龍頭行業,下一步,成都將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實現新作為。

  “鐵公水空”全面發力 夯實經濟發展的底座和基石

  基礎設施是經濟發展的底座和基石。會議提出,要聚焦“鐵公水空”全面發力。

  “交通的‘毛細血管’要豐富。”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羅佳明介紹,我省將聚焦“鐵公水空”全面發力,依托成渝交通主軸,加快建設八大出川交通走廊。

  還要有針對性地補短板。“我省工程性缺水、季節性缺水問題日趨明顯。”省水利廳廳長郭亨孝說,如要解決這一問題,只能從重大水利工程項目建設著手,加快形成全省“一主四片”的水生產力和骨干水網布局。

  更要全面保障能源安全。“增加能源供給,提升能源消納和輸配能力,讓‘電動四川’走進現實。”與會代表認為,確保能源安全,不僅要服務實現雙碳目標,還要著眼于讓新基建更好承載新經濟、促進新消費、催生新動能。

  進口和出口同時發力 開放“硬件”“軟件”也要跟上

  會議提出,要構建開放發展體系。“既要提高總量,也要優化貿易方式、商品結構和經營主體。”省商務廳廳長曾卿介紹,目前,我省進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比重并不高,且進口額占比偏低。在此背景下,必須搶抓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即將生效等新機遇,著眼進口和出口同時發力,切實幫助企業穩住出口訂單、拓展出口渠道,壯大貿易企業群體,推動進出口更加均衡。

  “硬件和軟件還要跟得上。”在省貿促會相關負責人看來,在出川通道等“硬件”進一步完善之際,四川還要進一步用好用足各類開放平臺,對標沿海等開放前沿,在政策等“軟件”上著手營造優質開放環境。

  “一張藍圖繪到底”穩住“三農”基本盤

  會議提出,要切實把農業生產搞好、把農村社會管好、把農民事情辦好。

  好,首先指向“農村美”和“農民富”。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大背景下,要以片區為單元加快編制鄉村國土空間規劃,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在此基礎上,探索經濟區和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深入做好農村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務實推進“美麗四川·宜居鄉村”建設。

  好,還要扎緊“米袋子”、穩住“菜籃子”。“糧食、生豬和蔬菜生產仍然要壓實壓緊,該考核的繼續考核。”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楊秀彬說,過去兩年經驗表明,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穩定“三農”基本盤,始終是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最大底氣。

  強化上游意識 堅決守護好長江黃河兩條母親河

  會議提出,要把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

  “認識上要深化。”郭亨孝表示,四川地處長江黃河上游,是兩條母親河重要的水源涵養地、補給地和國家重要濕地生態功能區,肩負著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任。因此,必須要強化上游意識。

  與會代表們看來,重中之重,是要把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

  “聚焦突出問題、急迫問題。”省林草局局長李天滿提到,前不久,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剛向省委、省政府反饋督察情況。下一步,就要以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等問題整改落實為抓手,配套實施一批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推動全省加快構建安全高效的生產空間、舒適宜居的生活空間、碧水藍天的生態空間。

  拓寬就業渠道提高就業質量 推進公共基礎設施適老化適小化改造

  去年,我省建筑行業共吸納就業人口550萬人,位居各行業前列。分組討論環節,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何樹平提到的一組數據引發熱議。

  會議明確,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胡斌表示,我省高校畢業人數逐年增加,而經濟下行壓力帶來的企業用工需求減弱,必須要綜合施策,拓寬就業渠道、提高就業質量。

  “穩定脫貧戶等重點群體的就業更不能松。”省鄉村振興局局長張偉坦言,勞務輸出是脫貧地區主要增收渠道之一。因此,要繼續強化針對脫貧戶的勞務技能培訓、加大勞務輸出對接力度,以提高脫貧戶的就業競爭力。

  其他民生問題也是代表們關注的重點。“要老有所依,還要幼有所長。”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敬靜提到,在全省進入深度老齡化和“三孩”生育政策落地生根之下,四川將強化公共設施改造和政策配套,推進公共基礎設施適老化適小化改造和政策配套,努力讓“夕陽”更紅、朝陽更“艷”。

  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筑牢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銅墻鐵壁

  會議提出,要構建防災減災體系。省應急廳廳長夏鳳儉介紹,四川災害種類多樣且各地情況不一,必須要在防、抗、救相結合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優化應急救援力量布局。最終,做到自然災害的“科學處置、迅速處置”。

  還要提升多災種監測識別、預報預警和應急救援能力。“天上有衛星‘放哨’,山口有人值班,風吹草動都看得見。”涼山州委書記段毅君坦言,過去一年來的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項整治證明,只有協同推進源頭治理、應急應戰、戰備保障,才能將自然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精品视频 | 久久国产免费福利永久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乱码精品网站观看 | 日韩精品卡通动漫中文字幕 | 又紧又爽又深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