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ouye > 川觀新聞

到2023年底 四川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力爭達到90%
2021年12月26日 09:09 來源:川觀新聞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內容摘要:明確到2023年底,全省國考斷面水質達標率力爭達到95%以上,全省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力爭達到90%

  為推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加快建設美麗四川,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鞏固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果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行動計劃(2022—2023年)》,明確到2023年底,全省國考斷面水質達標率力爭達到95%以上,全省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力爭達到90%。

  看目標

  通過兩年努力,全省生態環境現代化監管體系總體架構初步形成

  《計劃》要求,各地各部門要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圍繞“鞏固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果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主題,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在鞏固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成效的基礎上,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抓好源頭防控,補齊治理短板,統籌實施一批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能力建設重大工程,推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

  在總體目標方面,《計劃》明確,通過兩年努力,全省生態環境現代化監管體系總體架構初步形成,重點區域、重點流域、重點領域污染防治基礎設施基本建成,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到2023年,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業務工作實現“統一指揮、協同管理、上下貫通、一體監管”,全省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川觀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計劃》提出兩大具體目標——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到2023年底,全省國考斷面水質達標率力爭達到95%以上,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重點河湖生態流量保障目標滿足程度達到90%以上,建成一批“美麗河湖”;70%的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全省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力爭達到90%,全省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32微克每立方米以內,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較2021年下降8%左右。

  環境治理能力不斷提高。全省生態環境現代化監管制度不斷完善,基本實現六個“精準”,即:環境感知精準及時、信息資源精準在線、智能分析精準全面、綜合決策精準可靠、指揮調度精準快速、考核評價精準完善。

  看任務

  主要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等四方面重點任務

  針對全省生態環境保護面臨形勢,對照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有效銜接“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接下來四川將主要實施四方面重點任務。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接下來,四川將制定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實施能源、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節能降碳行動。推動各市(州)因地制宜探索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路徑,鼓勵成都市、廣元市打造升級版低碳城市,加快四川天府新區公園城市碳中和示范區建設。強化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提升森林、草原、濕地等生態系統碳匯增量。探索構建區域碳減排市場機制,爭創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開展零碳或近零碳試點示范,積極培育碳中和技術創新中心。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統籌水資源利用、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保護,強化城鄉生活污水治理,深化飲用水水源保護,到2023年,力爭全省主要河流干流及一級支流國控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其他河流水質持續改善。深化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加強成渝地區污染聯合應對。制定新一輪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實施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綜合治理行動。開展土壤環境風險排查,建立四川省土壤環境風險源管控清單。推動四川省長江黃河上游土壤風險管控區建設,嚴控土壤環境風險。

  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聚焦“兩屏四區、八廊多點”生態安全戰略格局,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統籌生活、生產和生態三大空間。統籌實施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生態保護和修復、長江重點生態區(含川滇生態屏障)生態保護和修復、自然保護地建設及野生動植物保護、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建設等國家重大生態工程,有效保護修復自然生態系統。全面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推動建設若爾蓋國家公園,強化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規范建設和監督管理。

  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利用物聯網、大數據、數據中臺等信息技術,構建統一的生態環境業務應用大系統,組建省級生態環境監控預警指揮中心和市(州)分中心。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要求,從省級、市級、縣級、鄉鎮層面,補齊加強裝備配備,推進執法能力規范化建設。逐步建成開展基礎應用研究、科學技術創新和高級人才培養的部省級重點實驗室,實現科研業務創新轉化有機結合、分工統籌高效有序。

  看行動

  深入實施重點城市大氣環境質量鞏固提升工程等十項重點工程

  “對照主要任務,四川將深入實施重點行業企業低碳化建設、重點城市大氣環境質量鞏固提升工程等十項重點工程,穩步推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說。

  川觀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十項重點工程分別是:實施重點行業企業低碳化建設工程、實施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控排工程、實施低碳(零碳或近零碳)試點示范工程、實施重點流域水質鞏固提升工程、實施重點城市大氣環境質量鞏固提升工程、實施重點區域土壤環境質量鞏固提升工程、實施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實施生態環境管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工程、實施生態環境執法能力現代化建設工程和實施生態環境科研能力現代化建設工程。

  “十項重點工程,實質上是為確保完成主要任務的具體行動。”上述負責人表示,以實施重點流域水質鞏固提升工程為例,接下來四川將實施沱江岷江等流域水質鞏固提升、川渝跨界河流水污染綜合防治、黃河及川西北流域水生態保護、提升飲水風險管控促民生改善、四川省地下水污染防治、推進農村水環境治理助力鄉村振興等一批重點項目。同時,繼續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治理不達標河流和湖庫,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有序推進全省70%的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配套管網建設等。

  實施重點行業企業低碳化建設工程方面,四川將啟動實施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實施能源、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和火電、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專項達峰行動,強化重點企業二氧化碳排放監測。

  大氣質量如何,百姓頗為關注。為此,在實施重點城市大氣環境質量鞏固提升工程方面,四川將實施達標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鞏固提升、2023年空氣質量達標沖刺、2025年空氣質量達標攻堅等一批重點項目。開展重點行業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設施建設,推動新建項目和石化、危化類擴建項目進入園區,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推進企業生產技術升級改造。此外還將加快推廣新能源車,推進揚塵精細化管控,加強移動源整治,開展餐飲油煙污染整治等工程。

  值得關注的是,為確保《計劃》順利實施,四川省污染防治工作委員會將負責牽頭,統籌推進各項重點任務有序開展,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將負責組織制定年度實施方案,按“清單制+責任制”方式做好監督管理和指導考核。此外,2021年已啟動的有關項目,一并納入行動計劃統籌推進。

  記者 殷鵬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丝袜熟女系列 |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最新不卡 | 久久超级碰碰视频久久 | 日韩国际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