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重點工程
產業鏈“領航”企業培育工程、高成長性企業育成工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工程、小微企業繁榮工程
八大專項行動
創新能力提升行動、綠色安全托底行動、數字賦能深化行動、清欠減負惠企行動、開放合作拓展行動、管理品質提升行動、融資對接服務行動、企業人才引育行動
去年,《財富》雜志發布最新世界500強排行榜,新希望控股集團位列第390位,這是四川誕生的首個本土世界500強企業。數據顯示,四川省市場主體總量突破700萬戶,其中企業數近180萬戶,企業規模和質量均有較大提升,但也面臨制造業總體水平不高、企業整體實力較弱、企業發展動力不足、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卡脖子”問題突出、產業基礎能力亟待提升等問題。
如何引導企業做專做精、做大做強、做優做久?近日,省經信廳發布《四川省“十四五”企業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企業發展的總體要求、發展目標、重點工程、專項行動。
聚焦制造業
培育一批優質企業
“出臺《規劃》,是為了發揮對企業的引導、激勵、促進作用,推動資源向符合國家導向的各類重點企業積聚。”省經信廳企業處相關負責人解讀,《規劃》主要以工業領域尤其是制造業企業為主要規劃對象,以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健全梯度培育工作機制,加快培育一批資源消耗少、環境影響小、科技含量高、產業效益好、發展可持續的優質企業。
為何聚焦制造業?
“十四五”時期被四川看作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前不久,四川首提“制造業綜合實力邁進全國第一方陣”這一目標,并將時間節點設定在2035年。
“在外部形勢依然嚴峻的情況下,我省制造業占比下降過快帶來過早去工業化的風險。”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曾作出分析,四川的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2015年的28.8%下降到2020年的22.1%,在制造業還未高端化的現實下,占比下降過早過快,對產業安全、經濟安全都帶來較大風險。
此外,企業創新能力不強,研發創新投入不足,擁有“獨門絕技”的創新型企業偏少;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存在隱憂,一旦被“卡脖子”,很容易形成“斷點”等,也是四川工業發展的“痛點”。
“《規劃》堅持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聚焦50強工業企業、產業鏈‘領航’企業、‘貢嘎培優’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笔〗浶艔d企業處相關負責人說,《規劃》的明確導向是支持重點企業做大做強、率先突破,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各類企業協同發展。
提出四大重點工程
實施八大行動計劃
《規劃》為四川的企業發展設定目標——力爭到2025年底,實現全省企業總量和優質企業數量不斷擴大,創新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企業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
力爭到2025年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6.5%以上——記者梳理發現,《規劃》提出的目標充分考慮了四川實際情況,設置合理目標。而部分目標的實現需要加把勁,“跳起摸高”。
比如,在產業鏈“領航”企業的培育上,《規劃》提出到2025年,力爭入榜“世界企業500強”2-3家;在高成長性企業育成上,提出到2025年底力爭培育國家級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產品)30家(項)、“瞪羚”企業400家;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上,提出到2025年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300家以上。
為此,《規劃》提出四大重點工程、實施八大行動計劃。
四大重點工程包括實施產業鏈“領航”企業培育工程、高成長性企業育成工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工程、小微企業繁榮工程。八大專項行動包括創新能力提升行動、綠色安全托底行動、數字賦能深化行動、清欠減負惠企行動、開放合作拓展行動、管理品質提升行動、融資對接服務行動、企業人才引育行動。
“在創新能力提升上,《規劃》鼓勵企業參與‘揭榜掛帥’創新攻關,攻克工業母機、高端芯片、基礎軟件等領域‘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省經信廳企業處相關負責人說。
在推進企業綠色低碳發展上,《規劃》提出將引導企業制定“碳達峰、碳中和”規劃,開展碳核算,同時深入推動綠色制造示范單位創建,打造一批綠色低碳工廠、綠色低碳產品、綠色低碳供應鏈。在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油氣化工等行業開展綠色低碳供應鏈管理示范。
而在保障措施上,我省也將爭取國家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融資擔保降費獎補等中央財政專項支持,并用好省級工業發展資金、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和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支持企業跨越發展、兼并重組、協作配套、專精特新發展等。
記者 張彧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