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高敬
川渝兩省市合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川渝一家親、攜手向未來”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三年間,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哪些話題最受關注?記者對2020年1月3日至2022年12月25日主流媒體、機構媒體發布的272042條有關數據進行采集分析,整理出了最受關注的熱點事件。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
2020年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同年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持續發布優化營商環境舉措
2021年4月,川渝兩地省級人大常委會分別表決通過四川省、重慶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兩地首個協同立法項目正式完成。2022年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聯合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優化營商環境方案》。三年來,“優化營商環境”有關舉措不斷“上新”,保持了在雙城經濟圈話題中的持久熱度。
●“川渝通辦”累計辦理1000多萬件
兩省市分三批次聯合發布311項“川渝通辦”事項,覆蓋民政、稅務、公安、人社、交通、商務等30個行業領域,累計辦理1000多萬件。“川渝通辦”成為網友表達生活便利“體感”的高頻詞。
●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成渝高鐵提速至350公里/小時,鄭渝高鐵建成通車,成渝中線高鐵、成達萬高鐵建設……有關高鐵建設的每一步進展都十分引人關注,體現了川渝人民對“軌道上的都市圈”的期待。
●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
川渝高竹新區是首個跨省域共建新區,許多媒體把這里作為調研點,長期關注其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取得的進展,并將其稱為改革“試驗田”。
●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
同城化凝聚著成德眉資四市人民對同城化美好生活的共同期待。2020年7月,《關于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印發。四市在基礎設施、現代產業、協同開放、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領域總有新聞“爆點”出現。
●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2021年12月,央行等六部門和重慶市政府、四川省政府聯合印發《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規劃》。近日發布的《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規劃聯合實施細則》,指向加快建設立足中國西部,面向東亞和東南亞、南亞,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西部金融中心。
●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2022年5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規劃》發布,也帶火了川劇、川菜、蜀錦、蜀繡、石刻等兩省市同根同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味美四川”“川菜大會”“嘉州盛宴”等活動,成為川菜傳播的重要推動力。
●嘉陵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
嘉陵江是長江流域面積最大的支流,流經四川后在重慶匯入長江。2021年11月30日,《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和《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嘉陵江流域水生態環境協同保護的決定》分別在四川日報和重慶日報上全文公布,充分體現了兩省市從法治層面“共護一江水”的決心。
●躋身全國第三批先進制造業集群
2022年10月,在工信部公布的《第三輪先進制造業集群決賽優勝者名單》中,成渝地區電子信息先進制造集群名列其中。去年川渝電子信息產業營業收入突破2萬億元大關,全球2/3的iPad、50%的筆記本電腦、10%的智能手機在成渝地區制造,這些數據足以說明為什么電子信息如此有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