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第九屆四川農業博覽會·成都國際都市現代農業博覽會(下稱農博會)如約而至。本次農博會以“建天府糧倉促鄉村振興”為主題,聚焦“展示成果、塑造品牌、拓展市場、促進消費”,探討農業發展新方向,尋找合作投資新機遇。

四川商投集團以“助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為主題,傾心打造企業展位,以嶄新形象首次亮相農博會,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展現集團農業全產業鏈的核心優勢,詮釋服務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助力加快推進四川農業農村現代化,擦亮四川農業大省金字招牌的新氣象新作為。
園區示范,帶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今天,我們帶來了幾款綠色生態農副產品,比如這款‘稻鴨魚共生米’,是鴨田米,鴨稻共生,不噴任何農藥化肥。希望通過展會,更好地把這款優質大米推介出去。”稻鄉漁歌現代農業產業園總經理張萬說。
據悉,稻鄉漁歌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四川商投集團所屬四川省鄉村發展集團投資運營的標志性、引領型現代化農業園區,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為全國鄉村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示范標桿。該園區位于成都大邑縣沙渠街道祥龍社區,依托現有1.5萬畝精品糧油生產核心區,規劃布局10萬畝“天府糧倉”示范基地,融合商業、教育、科研、休閑、娛樂等元素,有效帶動一二三產融合創新發展。

作為資本、科技、人才等要素的集聚區,現代農業園區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有著重要意義。今年的一號文件提出:繼續支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支持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建設,深入推進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
未來,四川商投集團將加快復制推廣稻鄉漁歌現代農業產業園成功模式,持續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走穩鄉村振興的步伐,助力全省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商貿交流,提升農產品產銷對接效率
走出去,請進來,區域交流合作彰顯出四川商投集團在商貿流通領域的產業本底和現代供應鏈集成服務優勢,這也是集團布局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的核心優勢所在。
展區相關負責人說,集團已具備規模化的農產品大宗貿易能力。大宗供應鏈營收規模超400億元,其中糧油食品年交易規模超220萬噸、貿易能力穩居省內企業第一。特別是擁有外貿企業30余戶、專業外貿人才隊伍1000余名,涵蓋3000多個貿易品類,客戶資源遍及106個國家和地區,在東南亞、澳新、美洲等地設有海外倉及貿易代表處。承接運營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注冊外貿企業1.5萬余家,基本實現本省企業“全覆蓋”,有力服務外貿企業融入全球農產品供應鏈。
不僅具備規模化的農產品大宗貿易能力,集團同時還具備強大的農產品倉儲物流體系。比如,倉儲方面,在成都、瀘州、眉山等節點城市擁有彭山國家糧食倉庫、白家糧庫、西南食谷等儲備庫及國內一流糧油倉儲設施、鐵路專用線,投用及在建倉容近70萬噸,位居全省第一。流通節點方面,在成都、達州、南充等重要節點城市布局5個跨區域農產品流通基地,搭建“數商興農”服務平臺,整合超150個物流站點,覆蓋上千個農戶和專業合作社。物流運輸方面,已實現洲際12小時航程圈及亞洲6小時航程圈覆蓋能力,開通洲際航線4條,國際全貨機航空貨運量居四川口岸第一。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開放共享需求進一步擴大,省內省外的農業經貿交流日益緊密。今年,四川商投集團線上創新打造四川“蜀光惠”數字消費平臺,用戶數超200萬、消費規模超10個億,線下打造“天府優選”四川特色產品運營平臺,在北京、杭州、香港等一線城市落地旗艦店,有力構建“川字號”農產品全球營銷平臺。
科技支撐,智能裝備賦能智慧農業
連日來,四川商投集團所在的2號館N201展廳賓客熙攘、展商云集,尤其是集團所屬四川省鄉村發展集團展陳的6臺智能農機裝備格外引人關注。
6臺智能農機分別是采摘機器人、旋耕機器人、植保機器人、運輸機器人、巡檢測土機器人和“鴻鵠”T50電動拖拉機,這些智能農機裝備展示了農業種、管、收包含的科技元素,詮釋了數字時代下鄉土沃野的巨大變化,也示范引領了農業科技怎樣推廣、如何落地。
據工作人員介紹,采摘機器人主要用于設施農業中番茄的自動化采摘,能夠準確檢測番茄串的成熟度及其空間坐標,通過機械臂和采摘終端對其逐個采摘,放入后方果籃中,采摘一定重量后送到指定位置。
作為四川商投集團打造的省屬首個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發展平臺,四川省鄉村發展集團對“藏糧于技”的追求從未止步,與中科院、西科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這些“黑科技”與農業的高效結合推進著數字技術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等環節集成應用,為助力四川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邁進提供科技路徑。
建設農業強省,利器在科技。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業科技是關鍵引擎,也是農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所在。下步,四川商投集團將大力引入頂尖研究院、高校、專家智庫等資源,加快推進農機研發應用、農業生產數字化改造,為破解制約四川農業農村發展的關鍵問題提供技術支撐。
消費助力,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
在展區,四川商投集團旗下運營的“天府菜油”高原冷榨菜油、“禾家家”預制菜、道地川藥飲片“銀菊飲”、省內首個凍干熊膽粉等十余個品類、二十余種“品牌川貨”供不應求,展現出“川字號”品牌魅力。
四川商投集團展會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集團扎實開展“川字號”品牌培育工程,通過大力整合“四川名片”、地理標志品牌等資源,提升相關領域流通標準制定、品質檢驗的話語權,打造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川字號”品牌。
據介紹,集團正在北京建立“天府優選”品牌運營中心,聚焦展銷平臺、品牌孵化、新業態推廣三大功能,年內投入運營,將成為四川產品在京津冀區域宣傳推廣的主陣地。屆時運營中心將引入直播帶貨、前置配貨、多渠道推貨等新模式,定期舉辦“市州主題展”“川貨進機關”等系列活動,并將在杭州、廣州等城市相繼推廣,全力提升四川名優產品在一線城市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當前,在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目標下,四川商投集團將在全球搶占中國消費市場的浪潮中,憑借四川好山好水好菜和安逸文化,依托自身具備的大市場、大消費、大服務、大流通優勢,打響“川字號”農產品品牌,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
鄉村創業,新農人助力鄉村振興
“家人們,這是來自阿壩的‘高原冷榨菜籽油’,在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銷量全國領先,大家抓緊時間下單……”一部智能手機、一個支架、一臺補光燈,簡單的設備加上優質的農產品,來自四川省鄉村發展集團所屬的天府好糧油公司將直播間搬進農博會展區,化身“帶貨主播”上線。
展會上,新農人們帶來的不僅是優質又有特色的農產品,還有迎潮流而動的農業發展新思路,這其中,蘊含著從傳統農業思維向多元農業思維躍遷的變化,正是這些將新思維、新理念帶入農業的新農人,為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注入不竭動力。
鄉村振興,人才先行。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雙節假期,絡繹不絕的游客漫步在四川省鄉村發展集團投資運營的稻鄉漁歌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稻田里、果樹林、魚塘邊,盡情享受田園美景。園區民宿經營負責人趙小英直言假期忙得不可開交。“原來在上海的工作需要穿高跟鞋,現在穿運動鞋,管30多棟民宿,走路都是一路小跑。”趙小英曾在上海從事酒店管理,年初辭職回鄉,在鄉村找到了施展才華的新舞臺。
在四川省鄉村發展集團,這樣的“新農人”還有很多,他們用新理念新思路,用心用情扎根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大顯身手。目前,四川省鄉村發展集團也正和省內外高校密切合作,加快搭建職業農民教育平臺,全力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長期穩定扎根鄉村的高素質“新農人”,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通過到四川商投集團走訪,記者進一步了解到:集團在農產品供應、流通、加工、銷售、品牌等供應鏈環節深耕多年,圍繞農業產業持續開展資本布局,已建成貫穿農田流轉、種植養殖、產品加工、國內外貿易、倉儲物流、品牌打造、終端銷售等環節的全產業鏈條,涵蓋川糧油、川菜、川藥、川酒、川果等特色產業和現代農業裝備、現代農業冷鏈物流等先導性支撐產業,形成了從田間到餐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全產業格局。
四川商投集團主要負責人表示,集團從產業本底來看,就是省屬企業中核心的農業及食品產業投資運營平臺。接下來,集團將努力為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推進四川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國企方案”,加快推進四川農業農村現代化,助力四川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