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成都5月11日訊(記者 謝川霞 實習生 邱可欣) 5月11日,四川省公安廳召開第15個全國公安機關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現場獲悉, 2023年以來,四川公安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跨境賭博犯罪,挽回經濟損失3.5億余元;聯合稅務部門查處涉稅違法犯罪案件,挽回國家稅款損失近3億余元;緝捕勸返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8名;偵辦非法集資、傳銷類案件630余起。發布會上,四川省公安廳還通報了近年來偵破的10起經濟犯罪典型案例。具體如下:
一、雅安市公安機關破獲“5·6”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
2021年5月以來,犯罪嫌疑人劉某、李某等人依托某知名集團,組織技術團隊研發了“某某農場”“ 某某商城”等網絡APP,并在全國各地設立“戰區”,通過該平臺以線上“認養黑豬”為噱頭,以高額返利為誘餌,要求參加者以購買商品的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形成層級關系,同時以發展會員的數量作為返利的依據,引誘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該平臺發展會員達5.2萬余人,充值金額超4億元。該案共計抓獲犯罪嫌疑人24名。案件已于2023年11月偵查終結并移送審查起訴,目前處于法院審理階段。
二、眉山市公安機關破獲魯某某等人特大地下錢莊案
2021年4月以來,魯某某、林某等人非法購買大量空殼公司,通過袁某某等“中間人”勾結第三方支付機構工作人員,以購買的空殼公司為主體制作虛假購物網站,向第三方支付機構獲取支付接口,構建非法資金結算通道,為電信網絡詐騙、境內外網絡賭博等犯罪團伙提供洗錢和非法支付結算業務,并按照資金流水比例收取費用,涉及開設的虛假商戶1059個,涉案資金流水220億余元。2023年8月,魯某某、林某等14名被告人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3年至6年不等的刑期并處罰金。
三、廣元市公安機關破獲“7·14”系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抵扣稅款發票案
2023年3月,廣元市公安局聯合稅務、海關等部門破獲“7.14”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打掉以張某為首,利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作為進項抵扣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犯罪團伙。經查,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張某控制廣元市內多家空殼企業,在無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從全國68家進口代理公司非法購買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作為進項稅額抵扣憑證,向下游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抵扣稅款,全案涉及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1500余份,涉案價稅合計2億余元。2024年3月,該案主要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1個月至13年不等的刑期并處罰金。
四、南充市公安機關破獲羅某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案
2023年6月,犯罪嫌疑人羅某在公司運營過程中利用職務之便,擅自設置下級承包商中標入圍條件,私自篩選符合本人利益的熟人承建項目相關基建,并以打點關系、提供撥付工程進度款等名義向13家中標企業索取好處費共計200余萬元。進一步偵查發現,羅某在四川、重慶等地負責的16個工程項目中收受涉及山東、重慶、甘肅、四川、湖南等10省(市)共21個施工單位和個人賄賂款共計860余萬元,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犯罪。該案已于2023年12月偵查終結并移送審查起訴。
五、成都市公安機關破獲“3·16”保險詐騙案
2017年以來,犯罪嫌疑人田某某、彭某某、周某某成立重慶某企業咨詢管理有限公司,對外推銷知名保險公司的雇主責任險和團體意外險。為達到向被保險人收取所謂“保險服務費”的非法目的,田某某、彭某某、周某某等人伙同被保險人,誘騙雇員簽訂陰陽工傷賠付協議,偽造收條、銀行轉款憑證等,以蓄意夸大損失等方式詐騙保險賠償金,該犯罪團伙經辦的保險理賠金額高達1000余萬元。該案已于2023年10月偵查終結并移送審查起訴。
六、涼山州公安機關破獲“12·1”某某美蛙魚頭火鍋店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
2022年3月,吳某、陳某某在云南省嵩明縣開設美蛙魚頭火鍋店,并登記注冊云南某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以“店長負責+當月經營+次月分紅”的模式經營,以“等級投資+高額回饋(享受福利、返還本金、盈利分紅)”的方式引誘群眾注冊會員充值投資。隨后又按照此模式先后在四川省會理市、西昌市、會東縣開設3家火鍋分店,繼續引誘群眾注冊會員充值投資,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截至案發,共計引誘1000余名群眾參與集資,涉案金額高達2400余萬元。該案已于2023年8月偵查終結并移送審查起訴。
七、宜賓市公安機關破獲“3·15”系列貸款詐騙案
2021年12月以來,宜賓某某汽車銷售公司與某銀行簽訂汽車消費貸款合作協議后,該公司讓貸款中介尋找貸款人,宣稱配合辦理貸款后可得到一定比例的貸款且不用還款為噱頭吸引社會群眾配合辦理貸款,將貸款人“包裝”后帶到某銀行辦理車貸,先后“包裝”22人冒名頂替到某銀行騙取貸款500余萬元。2024年4月,涉案人員魏某某、胡某等4人犯貸款詐騙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至2年半不等刑罰,并處罰金及責令退賠銀行貸款。
八、瀘州市公安機關破獲“4·12”虛假廣告案
2008年以來,鄭某等人成立網絡技術公司,自建服務器數據中心,搭建“某某聯盟”平臺,通過網上推廣、熟人介紹等方式招攬淘寶、京東、拼多多等購物平臺商家以及其他社會人員,在平臺登記注冊為會員。商家利用平臺發布任務,社會人員則作為刷手接受刷單任務并發布虛假好評,以虛構交易量和瀏覽量的假象來提高商家信譽度、銷量、搜索排名,嚴重擾亂市場秩序。2008年至今,“某某聯盟”平臺擁有注冊商家、刷手賬號共計468萬余個,非法獲利4.79億元。該案已于2023年12月偵查終結并移送審查起訴,目前處于法院審理階段。
九、攀枝花市公安機關破獲陳某某等人購買運輸假幣案
以犯罪嫌疑人陳某某、鄒某某等人為骨干的犯罪團伙,長期流竄于四川、河南、陜西、重慶等地,實施購買、運輸、出售、使用假人民幣。2023年3月21日,攀枝花市公安機關將犯罪嫌疑人陳某某等2人抓獲,現場繳獲假人民幣201萬余元。該案已于2023年9月偵查終結并移送審查起訴。
十、達州市公安機關破獲“5·11”非法經營案
2020年3月以來,犯罪嫌疑人陳某、張某某等人,采取電話營銷、互聯網宣傳等方式,物色需要配資的炒股散戶,談定配資比例及利息、手續費后,向需要配資的散戶提供賬戶和資金進行炒股,從中賺取利息和手續費。經深挖擴線,成功發現涉及四川、浙江、河南等地多個配資犯罪團伙。該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8名,涉案金額20億余元。案件已于2023年9月偵查終結并移送審查起訴。
(圖片由省公安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