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6日電 (吳平華)近年來,簡陽法院構建“指導前聚焦智慧輸出,指導中聚焦過程示范,指導后聚焦總結復盤”的“全鏈條”指導調解機制改革,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多途徑、低成本、高效率解決矛盾糾紛的司法需求,努力實現糾紛“化于未發、止于未訴”,為糾紛處置提供“最優解”,讓群眾真切感受柔性司法的溫度。
調前做強智慧輸出。強化司法經驗提煉總結,深度梳理調解指導內容與實際工作結合點,確保調解指導供給與解紛需求精準匹配。由專業化審判團隊深入剖析審判領域內成訟糾紛產生的規律,分類編制金融借款、勞動爭議等7類常見糾紛的《要素式調解書》,系統梳理矛盾糾紛調解處置中的難點,以化解效果好的典型案例為參考,編制并發放300余份《矛盾糾紛處理指導手冊》,為200余名調解人員、村社干部提供可借鑒利用的調解方法論。
調中做深過程示范。下沉司法力量,構建“人民法庭+基層調解組織”和“專業化審判團隊+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結對調解機制,依托“法潤簡鄉”巡回審判品牌,將審理及調解現場搬至鄉村巷陌、田間地頭、社區院壩,選取爭議焦點突出、典型意義明顯的糾紛案件邀請旁聽庭審調解,通過示范判決幫助類案當事人形成合理預期,引導平行案件及同類糾紛參照開展調解。兩年來,參照示范案例“一攬子”化解百余批物業服務、農民工討薪、商品房買賣等糾紛。
調后做優復盤總結。找準解紛能力提升突破口,建立調后庭審跟蹤反饋機制,將調解失敗進入訴訟的案件相關信息發送至原調解員,根據需要邀請其旁聽庭審,通過實案教學提升調解人員專業性。建立調解協議評析提升機制,定期就調解協議中文字表述不規范、法律適用偏差等問題開展針對性培訓。探索打造“跟班學調解”項目,分別邀請人民調解員、基層工作者等解紛主體來院跟班實訓,實戰學習糾紛調解技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