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6日電 (彭傳桁)1月8日,中共營山縣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全會聽取和討論了敬健代表營山縣委常委會作的工作報告,安排了2025年經濟工作,審議通過了《中共營山縣委關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定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現代化營山建設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從經濟建設、城鄉融合、民生保障、黨的建設等多個方面系統謀劃、全面部署,形成營山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書和路線圖。

圍繞八個方面 明確改革任務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永遠在路上。隆冬時節,踏訪營山城鄉,塔吊揮舞鐵臂,傳遞出發展的信心;項目接踵落地,激發出經濟的活力;廣袤田野,描繪出鄉村振興新畫卷……處處都能感受到改革給營山帶來的巨大變化。
2024年,營山將改革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力,突破發展瓶頸、化解深層次矛盾的關鍵一招,全面完成縣級機構改革,穩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提升,3項省級改革試點加快推進,7項改革經驗在省市推廣。
面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復雜形勢和繁重任務,全會扭住關鍵、精準發力,明確了經濟建設體制機制改革、科教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民主法治體制機制改革等八個方面的改革任務。
將“經濟建設體制機制改革”擺在首位,提出要優化制造強縣推進機制,完善“黨政一把手主抓工業、縣長直管工業”機制,構建大中小企業全鏈條貫通式支持培育機制,加快建設成渝地區制造業重要配套基地;完善服務業提質增效機制,健全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機制和生活性服務業多樣化發展機制,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健全完善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完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機制,推行涉企事項“一窗通辦”服務模式,完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政策措施,助推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優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深化財稅金融改革,嚴格執行預算管理制度,落實稅收征管改革;健全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
城市是重點,鄉村是基礎。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方面,要健全推進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深化城市建設、運營、維護、治理體制改革。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大力推廣代耕代種、全程托管等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嚴守耕地紅線,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健全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健全常態化防返貧致貧動態監測機制,完善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完善集體經濟發展多元化投入機制,健全新型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機制。
同時,要以改革力度提升民生“溫度”,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加大勞動者權益保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一老一小”服務體系,完善生育、養老支持政策。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機制,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改革取得的成果只有通過深化改革才能鞏固和拓展,改革面臨的難題只有通過深化改革才能突破和攻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聚焦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既堅持問題導向、解決突出問題,又打基礎、利長遠,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推動更多改革“施工圖”轉變成“實景圖”。
扭住經濟建設 主線加壓奮進
2024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任務,營山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經濟社會發展邁出堅實步伐。預計全年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5億元、增長6.3%以上,社消零、規上工業增加值等多項指標有望進入全市“一方陣”,獲評四川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績突出縣。
2025年,營山經濟工作的目標是: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3%、7.0%以上。
營山縣委副書記、縣長孔北川指出,做好今年經濟工作,要全面落實中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縣委十四屆八次全會安排部署,圍繞縣委“13310”工作思路,盯住工業當家、投資拉動、消費提振“三大關鍵”,增強經濟發展牽引力;抓住城鄉融合、鄉村振興、民生改善“三大基礎”,增強經濟發展支撐力;扭住深化改革、營商環境、能力作風“三大重點”,增強經濟發展保障力。
堅持工業帶動,深入開展產業“五大攻堅行動”,推動工業經濟總量、增量、質量“三量”提升。在總量上,深入推進重點產業“鏈長制”,力爭2025年新增產值10億級企業1戶、5億級企業1戶、億元級企業10戶,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180億元。在增量上,全力推動電摩產業更高質量集群發展,力爭電摩整車制造產能突破100萬臺,經開區新入駐企業30戶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以上。在質量上,大力實施骨干企業“提質壯干”、小微企業“扶幼育苗”行動,力爭全年凈升規工業企業11戶以上,新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戶以上,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戶以上。
堅持投資拉動,上爭、外引、內挖潛,全力擴大有效投資。在“上爭”上,緊盯中省政策投向,儲備項目、爭取資金,力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以上;在“外引”上,圍繞機械汽配、電子信息兩大主導產業,力爭全年招引制造業項目35個以上;在“內挖潛”上,按需制定融資目標和規模,力爭縣級國企融資58億元以上。
堅持消費驅動,釋放消費潛力、促進經濟增長。用好用活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扎實辦好黑山羊美食文化節、BMX小輪車等活動,積極發展夜間經濟、直播經濟等新業態,推動圣樺金街爭創國家級示范步行街,新培育經營主體3000戶以上,新增規上服務業企業12戶以上、限上商貿企業26戶以上,力爭全年社消零總額增長6.0%以上、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0%以上。
城鄉融合發展、鄉村全面振興是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就營山而言,就是要緊緊抓住城鄉融合、鄉村振興、民生改善“三大基礎”,不斷鞏固經濟發展堅實支撐。

在加快推進城鄉融合方面,堅持“抓好兩端、暢通中間”,不斷增強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均衡性。深入實施城市有機更新工程,有序推進縣城東北片區開發,完成翠屏路片區、復興路片區老舊小區改造等項目,推動城市里子更實、面子更靚、底子更好;圍繞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深入實施廁所革命、垃圾治理等“五大行動”,力爭新建成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達標村28個以上;大力實施城鄉供水、城鄉垃圾收運處等“四個一體化”建設,加快推進蓼(葉)—太(蓬)旅游公路、S101消水鎮唐家大田橋改建等項目,全面補齊城鄉基礎設施短板。
在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方面,抓實糧油穩產增產、生豬穩產保供,大力發展黑山羊、水產、木本油料三大特色產業,推動現代糧油農業園區晉級升星,確保糧食播面穩定在105萬畝以上、產量穩定在41萬噸以上,出欄生豬75萬頭以上,力爭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3.5%以上。要常態化落實防返貧動態監測和政策性增收、中低收入群體幫扶措施,確保脫貧群眾穩定增收。
在加快推進民生改善方面,全力辦好30件民生實事,深入實施“四早工程”,深入推進“一個總醫院”模式改革,持續健全分層分類社會保障救助體系和“一老一小”服務體系,推動基本醫保、養老保險、就業幫扶、社會救助等工作提質擴面,支持營山縣人民醫院創建為“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營山縣中醫醫院創建為“三級甲等”中醫醫院,積極爭創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確保民生投入占財政支出穩定在65%以上。
與會人員紛紛表示,將錨定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各項改革任務落實,拼出一派新氣象、闖出一片新天地,為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奮力譜寫現代化南充建設新篇章貢獻營山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