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26日電 (吳平華 侯佩茹 唐藝月)臨近春節,年味正濃。近日,在簡陽市禾豐鎮新村聚居點,剛剛拿到新房的村民們緊鑼密鼓地開始了裝修,準備把房子裝飾得漂漂亮亮,迎接春節到來。

走進禾豐鎮禾豐社區新村聚居點青禾苑,一排排樓房整齊劃一。小區內、樓棟外,都掛上了紅燈籠和春聯,喜氣洋洋。今年58歲的居民周正樹正忙活著新房收尾工作,周圍鄰居聽聞,都趕忙跑來搭把手,一睹新房風采。

“周叔,你這個房子裝得巴適”“這個柜子儲物空間大,實用又好看。”大家一邊夸贊,一邊幫著打掃衛生,周正樹樂得合不攏嘴,和鄰居們分享著自己的裝修心得。“大家來幫我,真的很感激,都是鄉里鄉親的,以后有啥事通知一聲,我們互幫互助。”
周正樹說,這是他第三次搬新房,從最初的土坯房到如今的電梯房,每一次搬家,居住品質都得到了明顯提升,對這次的新房戶型更是滿意。“原來的房子是20多年前修的了,設計得不好,出行也不方便,這次新房子有127平方米,三居室,是專門請了設計院的老師來設計的,戶型結構科學合理,很滿意,小區環境也好,我們生活是越來越好了。”
周正樹口中滿意的新房,正是簡陽市2024年“揭榜掛帥”第一批榜單項目——“推動土地整治,共建宜居禾豐”建設內容。該項目總投資2.5億元,占地面積約82畝,分A、B兩個地塊打造,總建筑面積7.7萬平方米,其中公共服務中心面積約5000平方米,涉及禾豐鎮城隍村、民勝村、禾豐社區的農戶580戶1632人。項目于2023年7月進場施工,2024年7月啟動第一批分房,并于12月底完成全部分房工作。
禾豐鎮禾豐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劉有燕介紹:“目前,不少居民抓緊裝修,施工單位加快完善綠化、亮化、管網建設等工作,配套的公服中心也將春節后進場施工,建成后,小區居民可實現足不出小區實現社保繳付、養老保險年審等服務,讓老百姓的生活更便利高效。”
推動土地整治,共建宜居禾豐,這不僅對拆舊復耕工作提出了要求,更對實現群眾居住滿意率提出了高標準。在項目規劃選址、規劃設計方案時,禾豐鎮時刻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上,充分聽取民意,科學選址、優化布局,確保項目建設符合民意、順應民心。
現在,依山而建的樓房,優美生態的小區環境,完備的健身器材,醫院、學校、農貿市場等齊全的配套設施,讓即將搬進新房的居民們十分滿意。“這里設施齊,風景也好,對我們老年人來說,方便、舒心。”“我們還沒搬進來,但每天下午都要約上姐妹過來打乒乓球,還可以跳廣場舞,生活起來很開心。”
既然建的是老百姓自己的新房,就要老百姓說了算。禾豐鎮不僅在規劃選址、設計上實現老百姓滿意率100%,在項目推進中以“五個必須”建管機制為抓手,堅持貫穿項目全過程,保障項目質量、資金和進度,還有效實現了建新交房滿意率100%。
禾豐鎮便民服務和智慧蓉城運行中心主任陳磊介紹:“我們在建設過程中,通過選舉成立了建房委員會,要求宣傳動員率、規劃設計滿意率、戶型確認率、拆舊房屋拆除率、建新交房滿意率必須實現五個100%,鎮、村、建房委員會必須全過程參與建管,項目資金必須由鎮、村、投資方三方共管,舊房拆除必須按建新進度有序實施,項目建設管理與后期物業服務必須無縫銜接,確保項目進度和質量安全。”
住上新房子,更要過上好日子。接下來,禾豐鎮將繼續學習借鑒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優勢,打造“一小區一品牌一特色”的黨建品牌,大力推廣信托制物業管理,打造“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信義和諧小區,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一手抓宜居,一手抓宜業。居民陸續搬進新家后,禾豐鎮也將加快推進拆舊復耕工作,通過機械化耕種等方式,有效提高土地產出效益,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