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27日電 (鄒立楊)從山清水秀的美麗鄉村到經濟開發區拔地而起的新廠房;從穩定就業脫貧村民的笑臉到穩定增收致富的豐收果樹,一幅展現瀘州古藺統一戰線助力鄉村振興事業的畫卷徐徐展開。
園區企業:我們實現了“拎包入住”

“園區這邊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服務,廠房、水電,還有職工食堂等,非常方便。”涉臺企業一彤皮具負責人談及企業發展、園區服務時,贊不絕口。
車縫、拼接、清潔、包裝……在瀘州市古藺經濟開發區一彤皮具生產車間里,數條箱包生產線在加速運轉,120多名員正在爭分奪秒開展生產,把欠下的訂單“趕”回來。
從2021年10月入駐古藺縣東城產業園區以來,一彤皮具有限公司在園區擁有標準化廠房及配套設施用房6800平方米,發展生產線6條,滿負荷生產可解決用工300余人,現有員工160人,人均工資3500元以上,吸納脫貧人口35人。
上門走訪、密切溝通、精準服務,一彤皮具等園區內入駐的企業得到了來自市縣兩級統戰部門和園區的關心和支持,企業營業執照辦理實現了“最多跑一次”,并為企業協調解決工廠用電和職工醫保等實際問題,讓“拎包入住”的企業住的安心、發展順心。
女子商會:為第二故鄉貢獻女性力量
“古藺是我的第二故鄉,工商聯就是我的娘家。”這是經常掛在古藺藺州女子商會會長鄭小紅口頭上的一句話。
在古藺打拼了20年的鄭小紅,與其說是一位來自1900多公里外的浙江臺州人,倒不如說是一位扎根古藺的“本地人”。2002年,通過古藺縣工商聯的招商引資,鄭小紅開辦了萬家樂超市,這是古藺縣引進的首家現代化綜合型自選超市。
“那時候的古藺街少車少,人也少。開業那天,老百姓站在超市門口看‘新奇’,不敢進來買東西。”鄭小紅回憶道,“當時的場景讓我心里有點打退堂鼓,但作為‘浙商’我還是告訴自己‘既來之則安之’,一定要安心創業,闖出一片天地來。”帶著這股勁頭,鄭小紅在創業路上一路向前。
發展路上,遇到困難和企業轉型時,鄭小紅總是習慣性地想到了“娘家”——古藺縣工商聯,從開業之初營業執照的辦理,再到后期擴大規模,超市選址、員工培訓等各種實際困難,古藺縣工商聯都以熱誠的態度感動著鄭小紅,天長日久,鄭小紅在古藺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憑借先進的經營理念,科學管理的制度,鄭小紅讓萬家樂超市從最初的一家發展到現在的七個直營店,員工也從最開始的22名,發展到以下崗再就業人員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為主的200多人,經營額由年300萬元增長到如今的4000多萬元,為古藺縣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作為一名“古藺人”,鄭小紅積極投身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鄉村振興事業。從最開始直接捐款捐物,援助困難學生,到后來通過完善產業鏈,動員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鄭小紅帶動困難群眾從脫貧不返貧走向鄉村振興,幫助困難群眾擺脫貧困、就業創業,探索出一條持續增收致富的道路。
2022年9月28日,瀘州市古藺縣召開藺州女子商會成立大會,鄭小紅當選為古藺藺州女子商會第一屆理事會會長。“我把古藺當做了我的家,我離不開這兒。”談及未來,鄭小紅把自己的理想規劃和古藺緊緊聯系在了一起。
九三學社:科技賦能特色產業發展
“這是果蠅,這個時候正是它出土的時候,我們要做好它的幼蟲誘殺……”在九三學社實踐創新基地——古藺縣馬蹄鎮蘭花村的柑橘園基地里,九三學社邀請來的專家正在現場為果農做現場培訓。
近年來,九三學社瀘州市委會充分發揮黨派優勢,深入實施瀘州市“一體兩翼”特色發展戰略,推動古藺縣馬蹄鎮精品果業發展,依托九三學社瀘州市委會專家服務團的數十位農業專家,在馬蹄鎮蘭花村、環路村、馬嶺村等地開展技術服務,保障農業生產安全,以技術引領品質。
以九三學社社員、瀘州市農業農村局植保站站長張志東為領隊的九三學生專家服務團駐村幫扶,實地指導馬蹄鎮甜橙、脆紅李等產業發展。通過面對面交流互動、現場答疑診斷等方式,為果農們詳細講解了本季度柑橘管理的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治等現代果園管理技術要領和注意事項,并捐贈病蟲防治藥物、誘蠅球、黃板等共計6萬元,保障馬蹄鎮農業特色產業的豐產。
“專家們將解的技術和方法,簡單實用、通俗易懂,為我們解決了果園迫切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專家來了,我的果園從去年年收入不足十萬,今年實現了三十萬。”談到專家服務團的工作成效,果農們紛紛點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