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23日電 近日,蓉城“五老”公益講座繼續開講,蜀錦文化傳承者張春瑜講解蜀錦文化。這也是“傳承榜樣力量弘揚‘五老’精神”系列講座的最后一場,成都市關工委邀請到各行各業的專家學者給青少年帶來10場精彩講座。
講座一開始,張春瑜就給大家介紹了蜀錦的起源。蜀錦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樣式精美,工藝也比較復雜。公元3世紀,蜀錦通過貿易傳到地中海地區,大受歡迎。在漢代的時候,蜀錦的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生產規模也隨之擴大,工人越來越多,他們集中居住在一個地方生活,這就是錦里。
精美絕倫的蜀錦是怎么織出來的呢?張春瑜拿起手邊的成品,結合紡織工具,展示蜀錦的制作步驟。從挑選原材料到花本制作再到顏色選擇,每一個步驟蜀錦藝人都要耗費心思,融入自己的風格特色。
蜀錦的圖樣風格多樣,但最大的特點就是寓意吉祥,表達美好的祝愿。太陽、月亮、麒麟、茱萸,每個圖形都有特殊的意義,所以蜀錦不僅僅是一個產品,更是體現了時代變遷,工業水平以及經濟文化的發展。
蜀錦也把大熊貓圖案織在書簽、香囊、衣服、背包上,讓它成為行走的藝術。張春瑜希望同學們學習非遺,了解非遺,傳承非遺,它可以提高審美能力,讓大家了解歷史,提升文化自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