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練習兒童川劇《梅花絕句》!≮w子晴 攝
中新網成都6月30日電 (賀劭清 趙子晴)“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30日一早,成都高新新華學校的舞蹈教室內,數名小學生手持梅花,在老師帶領下練習兒童川劇《梅花絕句》。經典詩詞配以川劇婉轉唱腔,成都風情、川劇韻味,撲面而來。
川劇是天府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近年來戲曲進校園已不是新鮮事。早在2016年,四川便出臺了《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讓以川劇為代表的四川戲曲藝術成為中小學生的興趣課”。但在川劇進校園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僅對“變臉”“滾燈”和服飾道具等沖擊其眼球的外在形式感興趣,而對川劇文化內涵不夠了解,川劇難以真正扎根校園。

學生練習川劇基本功。 趙子晴 攝
“學生難以深度參與,川劇成人化是原因重要原因之一,劇情主題成人化,劇目風格成人化,表達方式成人化,無法面向兒童群體,缺乏兒童生命主體的深度參與!毙氯A學校川劇社老師沈柳麗介紹,該校兒童的視角,根據兒童天性需求的特點,對接兒童的學習生活,師生共創兒童川劇,童手寫童心,讓川劇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當日同學們練習的《梅花絕句》由新華學校師生與四川省川劇院專家以兒童視角共同創作的。創作時,大家將傳統劇目中不適合兒童的部分改編、剔除,同時又保留了川劇傳統唱腔,讓學生通過編、演、展的活動,更深入地走進劇本,走進人物,在情境體驗中體會詩人的憂國憂民、責任擔當。

在“川劇博物館”擔任小講解員的五年級學生鄭曉桐。 趙子晴 攝
新編川劇《梅花絕句》不是新華學校第一部以兒童視角創作的川劇,早在2016年該校便開始了兒童川劇編展演創的實踐,創作了《李冰治水》等多部兒童川劇。
“川劇看上去很好玩兒,但是真正學習后,才發現除了好玩兒,還能學到很多東西!痹趦和▌ 独畋嗡分邪缪堇畋娜昙墝W生劉詩瑤說,學習《李冰治水》川劇時,李冰的巧思、智慧以及他無懼無畏的精神感動了自己!案兄x他,我們才有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
為了讓孩子們深度參與,新華學校還將川劇進校園與日常學科融合,以兒童川劇為主體,構建兒童川劇課程群。如語文學科中,執教老師會晨誦《梅花絕句》;音樂學科中,老師會帶領學生演唱《鮮花調》;美術學科中,老師將綜合與探索學習領域《精彩的戲曲》與定格動畫特色課程相結合。
此外,新華學校還開設了“川劇博物館”用以陳列川劇文創產品!斑@里大部分物品由學校制作,但是圖案都是我們學生自己設計的!敝钢瑢W們繪制的《白蛇傳》漫畫,在“川劇博物館”擔任小講解員的五年級學生鄭曉桐說。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生通過觀看川劇、創編川劇、參演川劇、愛上川劇!毙氯A學校校長朱祥勇說,學校希望通過創新,讓傳統川劇文化重新在孩子心中“活起來”,同時也讓家國情懷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