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春運幕后的“夜行者”

打磨車在軌道上緩慢行駛。 何禮 攝
(新春走基層)春運幕后的“夜行者”
中新網成都1月23日電 題:春運幕后的“夜行者”
作者 何禮 王鵬
春運期間,為高鐵安全運行而默默奉獻的人群中,有許多“夜行者”,他們只能在夜晚的鐵路“空窗期”出動,并在天亮前“消失”。
道岔打磨工人正是這樣“夜行者”。
午夜0點,寒風瑟瑟,位于成都的彭州北站站外依舊燈火通明,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工務大機段岔磨二工區工長楊自強,正拿著手電筒穿梭于軌道間,時不時蹲下身去查看鋼軌上的一道道磨痕。這一晚,他和兄弟們的任務是趕在凌晨5點前完成3組道岔打磨作業任務。
“我們每次對鋼軌打磨的深度必須控制在0.01毫米范圍內,尤其是道岔區域的打磨,作業質量要求非常苛刻,如果出現小小的失誤,都可能導致列車晃車,影響乘客乘坐舒適性。”楊自強說。
記者了解到,由于高速列車車輪與鋼軌之間的相互作用,鋼軌表面可能會產生魚鱗紋。當鋼軌廓形偏離目標廓形時,列車運行就會不夠平穩且噪音增大,乘客乘車舒適度也會大大降低。及時修復這些病害,有利于列車的安全平穩運行,減振降噪的同時還能延長鋼軌的使用壽命。
“高速列車專用的道岔,一直以通過速度高、技術指標高、安全性能高而聞名,其鋼軌打磨維護工作更是容不得半點馬虎。”楊自強介紹,鋼軌打磨車雖然看起來塊頭很大,但做的卻是個精細活,“有時候他們都說我有強迫癥,現在春運期間旅客列車來往頻繁,旅客雖然看不到我們,作為鐵路職工我必須用自己的行動讓大家平安舒適的回家。”
每一遍打磨后,楊自強都會脫下手套,用指尖在冰冷的鋼軌上反復觸摸,感受鋼軌打磨后的狀態。
橙黃色的打磨車在軌道上緩慢行駛,伴著機器轟鳴聲和打磨聲,道岔區域內濺起一串串耀眼的火花,車輛隨之向著前方漸漸遠去。
據悉,為確保列車在春運期間安全平穩運行,岔磨二工區已連續在寒夜里堅守一個月。車間主任曾孟彬說,由于高鐵動車都集中在白天運行,他們只能利用調度安排出來的沒有列車經過的夜晚時段作業。
凌晨4點30分,緊張有序的打磨作業結束了,楊自強和工友們又對打磨區列車轉向位置、絕緣接頭進行了“積碳”清理,防止鋼軌產生紅光帶,影響列車通行。反復確認打磨位置設備狀態良好后,凌晨5點,他們才結束了一夜的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