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2月7日電 (唐倩)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7日公布信息稱,春節假期四川省納入統計的695家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2143.19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2.1億元,與2021年納入統計的654家重點景區同口徑比較,接待人次增長12.41%、門票收入增長14.74%。
其中,受北京冬奧會和四川“冬季旅游”系列文旅消費惠民活動效應疊加,冰雪和陽光旅游受追捧。四川浴溫泉、賞冰雪、滑雪等成為游客“打卡”的熱門項目。其中,西嶺雪山景區接待游客7.65萬人次,同比增長41.31%;成都融創城、峨眉山、王崗坪、九鼎山、瓦屋山、曾家山等冰雪旅游景區和西昌、米易等陽光旅游目的地人氣爆棚。理縣畢棚溝景區躋身驢媽媽發布的“全國春節熱門景點TOP20”;鷓鴣山滑雪場位居驢媽媽發布的“春節熱度升幅最大滑雪場TOP10”排行榜第4名。
春節期間,因三星堆青銅大面具亮相央視春晚、三星堆文物保護與修復館開館等極大提升了三星堆影響力,吸引游客8.37萬人次,同比增長169.66%,門票收入339.35萬元,同比增長154.73%。四川文旅吉祥物“安逸”實體熊貓命名再次帶火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假日接待游客7.67萬人次、同比增長283.37%,門票收入357.51萬元、同比增長323.83%。九寨溝景區門票收入134.51萬元、同比增長0.7%。天府旅游名牌帶火縣域文旅經濟,31個天府旅游名縣共接待游客2242.6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59.32億元。
以“歡樂春節安逸四川”為主題,四川開展新春文旅惠民活動2000余項,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推出“公共文化惠民”“文旅消費惠民”和“線上展演展播展示”重點活動450余項。各地按照“小型、分散、多樣”原則,精心準備“景區過大年”等7種文化惠民場景,開展“寫春聯、猜燈謎”等10類年俗活動,舉辦“村晚”“賞年畫過大年”展示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巴中以民俗文化、巴人文化、米倉古道文化為主題的鄉村旅游備受游客青睞。閬中古城舞龍舞獅進景區被央視《新聞聯播》報道,劍門關景區被央視《新聞直播間》現場連線,四川博物院“山海為鑒—亞洲古代文明展”、成都博物館“富貴長春——中國傳統財富文化展”等精品展覽吸引越來越多的群眾“博物館里過大年”。
新技術推動文旅活動體驗提升、服務升級、吸引力增強。自貢中華彩燈大世界開展“觀自貢燈·過中國年”主題活動,通過媒體平臺開展直播,推出全景云觀燈,打造沉浸式數字景區新玩法,有效激發了線下潛在客源,累計接待游客20.08萬人次,門票收入2478.42萬元,榮登驢媽媽發布的“全國熱門景區TOP10”榜首。綿陽方特東方神畫景區吸引游客7.59萬人次,綜合收入1662.84萬元。宜賓市運用激光投影、全息投影等新技術,推出主題光影秀、光影實景演藝和水幕電影等,打造城市視聽光影會客廳,增強了游客的新體驗。
據悉,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發展冬季旅游,及時出臺系列優惠政策,豐富冰雪溫泉、陽光康養等冬季旅游產品,加大航空、景區、酒店優惠力度。推出全省新春文旅惠民活動2000余項,發放文旅消費券1170余萬元。九寨溝、西昌、攀枝花3個熱點地區所在機場新開8條航線、加密6條航線、每周新增航班94班,“三州一市”4A級以上旅游景區實行門票半價、4A級以下旅游景區門票全免優惠政策,持續激發消費潛力,實現了四川省文旅市場“冬季不冷、淡季不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