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時期的重大任務,對沿黃河省區特別是包括四川在內的廣大黃河上游地區賦予了新的重大使命。在此間召開的四川兩會上,黃河上游的保護發展也得到了四川政協委員們的關注。
據悉,黃河四川段干流長174公里,流域面積1.87萬平方公里,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賦予四川建設國家重要水源補給地涵養地、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全國重要能源基地等重點任務。當前,四川正切實筑牢黃河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推動優勢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新時代黃河長治久安、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四川省政協委員、民進四川省委會一級巡視員趙川榮表示,2021年6月,民進四川省委會組織專班前往阿壩州阿壩縣、紅原縣、若爾蓋縣、松潘縣等黃河流經的區域開展調研考察后發現,雖然在強化頂層設計、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轉型發展、探索機制體制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但四川省境內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目標仍面臨巨大挑戰。
【同期】四川省政協委員、民進四川省委會一級巡視員趙川榮
就是講當地老百姓的垃圾回收,化糞池,對吧?這些地方的壓力很大,阿壩州他們本來的財政就不是特別好,那么要修化糞池,修垃圾焚燒這些,這些他們投入特別大,因為它不像在城市里邊,城市里邊你集中焚燒,人均下來以后,花不了多少錢,但是他那個地方人比較分散,對吧?你要集中再弄就費用特別大,還有污水的排放,所以他們的壓力特別大。那么從這幾個方面我們已經提了一些建議,所以也把這一次拿在我們省的政協會上作為我們黨派的提案,希望對黃河上游的保護能夠盡我們民進的力量,做一些貢獻,能夠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
【解說】此次兩會,民進四川省委會在《關于加快推進四川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中提出,四川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有待升級、水安全保障能力有待加強、生態環境執法能力有待提升、保護與發展矛盾有待化解等務實建議。趙川榮談到,協調保護與發展的關系是關鍵,需要科學的設置、規劃。
【同期】四川省政協委員、民進四川省委會一級巡視員趙川榮
那么這些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度的掌握,度的掌握以后,你可能才能帶來量的變化,這是一個。另外一個要長時間的這么一個跟蹤要做下去,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不是簡單的事,不是3年5年吹糠見米的事,我們可能要用3年、5年、10年、8年甚至幾代人,我們可能才能恢復它的生態。
【解說】致公黨四川省委會建議通過建設長江黃河上游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屏障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以科技的力量助推黃河流域保護。該建議提出,作為全球3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四川在構筑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維系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格局,保護生物多樣性中具有重要地位,亟待加強對生物多樣性共存機制、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形成機制、退化生態系統保護與生態治理等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
【同期】四川省政協委員、致公黨四川省委會秘書長楊志萍
我們希望從國家頂層設計的一個層面,我們四川省委省政府積極地推動,而且由我們在四川省的生物多樣性的實驗室也是省級層面還是比較多的,以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為代表的一系列,包括川大等等,這些省級的重點實驗室他們也有信心和力量把這個國家實驗室給建設得好,現在也是出現一個剛才我所說的一個研究的力量跟國家的不相匹配,整個的研究體系完整性還不如、還不行。另外一個我們的機構也比較分散,也希望通過國家重點實驗室把這個力量整合。
記者 何浠 成都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