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1月19日電 (賀劭清 單鵬 岳依桐)正在舉行的四川省兩會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金融創新注入活水、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成為“高頻詞”。
過去一年,四川落實監測對象幫扶措施,226萬脫貧勞動力實現務工就業;全國首個鄉村振興金融創新示范區在川落戶;以片區為單元編制鄉村國土空間規劃;1292個村探索開展合并村集體經濟融合發展試點;新改建農村公路1.7萬公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長黃強更是超過十次提及“鄉村”。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為主要“考題”的當下,四川如何擴大農村中等收入群體比重,促進農民收入再上新臺階?黃強作報告時表示,四川將大力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創建國家現代農業園區2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3個;新增省級重點龍頭企業98家,打造一批“川字號”綠色優質農產品品牌,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
四川省政協委員、中航安盟總裁阮江在調查走訪中發現,脫貧攻堅讓四川鄉村形成了初具規模的鄉村產業,但不少鄉村產業類目和經營模式存在雷同現象,產業發展融合程度不高。他建議,應重視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建立科學有效的評級體系,此外還可推動政府牽頭設立支持鄉村振興專項基金,完善鄉村振興農業產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
在四川省政協委員、西南石油大學教授秦啟榮看來,只有懂鄉村、能干事、有鄉情的人才留在當地發展,才能更好振興鄉村,政府應優化提高鄉村干部配置水平、收入待遇,鼓勵“能干人”返鄉。“在做頂層設計時,我們還要突出特色、嚴禁同質化,避免農民‘增產不增收’等現象發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