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5日電 (記者 王鵬)成都高新區“營商云眼”數字監督平臺正式近日上線運行。記者獲悉,該平臺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技術手段,通過營商環境指標表現分析對比,各責任單位成績、差距以量化的方式直觀呈現,實現了指標動態“把脈”、部門動態“體檢”。
今年5月以來,四川省紀委監委將成都高新區設為全省5個優化營商環境專項監督工作的聯系點之一,成都高新區積極創新監督機制、方式、方法和路徑,充分發揮數字化、智能化靶向監督工作措施,為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提供堅強紀律保證。
構建3大板塊瞄準3個維度
確保營商環境監督科學客觀、精準高效
“成都高新區是全省經濟密度最高、創新創業活力最強的區域,聚集市場主體超過27萬家,每年新增市場主體超過3萬家,有實際納稅的企業達到10.6萬家,聚集高新技術企業2700家。”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越多對優化營商環境的訴求越高,需要充分發揮紀檢監督對企業發展的保駕護航作用,“營商云眼”為部門自我審視、自我檢查、自我督促提供了一個重要端口。
記者獲悉,該平臺包括營商活力、業務預警和專責督辦3大板塊,從前端展示、中端分析到后端督辦,形成全鏈條閉環,對優化營商環境指標牽頭部門履職情況進行精準“畫像”,對工作薄弱點進行動態檢測,對問題易發風險點進行預警,促進工作質效和群眾滿意度雙向提升。
具體來說,“營商活力”板塊主要包括包括市場主體活力、投資建設活力、政務服務活力3大內容;“業務預警”板塊,選取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測評體系10個重點指標,建立數據分析研判模型,從優化營商環境便利度、市場主體感知度、改革任務完成度等3個維度進行評價;“專責督辦”板塊,按照分級預警、分類處置的基本原則,對責任單位負責的10個重點指標打分,根據指標表現情況實施監督,促進部門履職盡責。
值得一提的是,平臺高度重視數據科學準確,營商環境便利度從第三方機構評估報告中獲取客觀數據;市場主體滿意度采用系統實時數據、系統工單數據和月度數據;改革任務完成度采取第三方機構獨立評估,確保客觀反映市、區兩級每項改革任務完成情況,目前已經集數據超426萬條。
實施分類處置建立長效機制
確保工作質效和監督實效同步提升
如何更好地將監督落到實處?成都高新區明確“責任鏈、監督鏈、評估鏈”,將各項營商環境指標與責任部門關聯起來,明確各項任務、各級指標的牽頭單位、責任領導、責任處室,確保監督靶向精準,推動營商環境指標表現優化提升。
在此基礎上,成都高新區建立“一警、二查、三改”長效專項監督機制。其中,“一警”突出分級預警,通過構建統一科學的監督評價規則,設置合理評價區間,形成紅、橙、黃、藍四種監督預警;“二查”著眼分類處置,根據指標得分情況、問題嚴重程度來采取不同監督方式,采取“一單、一函、一書”三種手段進行告知、提醒和督辦;“三改”強化跟蹤問效,推動責任部門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提升營商環境指標表現。
此外,為了強化指標大數據分析結果運用,每月還將開展監測,對于排名靠后、任務滯后的責任部門,紀檢部門靶向監督,制定專項監督措施,精準發力,通過責任倒逼,打通營商環境堵點、難點。目前,已有2項重點改革事項,通過平臺得到推動解決。
“下一步,成都高新區將充分采納各方意見,不斷完善平臺功能,以數字化手段提升監督監管的精準性、有效性和及時性,充分發揮紀檢監察護航營商環境建設的作用,推動營商環境實現‘有感受的變化’,奮力打造穩定公平可及的營商環境先行標桿。”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