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3日電 (堯欣雨)由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承辦的成都市孕產婦抑郁癥篩查工作啟動活動23日在蓉舉辦。活動現場,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布,成都孕產期抑郁癥篩查工作正式啟動,將建立健全成都市孕產期抑郁癥篩查體系,計劃到2025年成都市孕產婦抑郁癥篩查率提高到90%以上。成都也成為西部地區首個落地孕產婦抑郁癥篩查的城市。

2020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出臺《探索抑郁癥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要求將抑郁癥防治知識納入孕婦學校必備的科普宣教內容,將孕產期抑郁癥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后訪視工作中。為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工作要求,降低孕產期抑郁癥的發病率,保障母嬰安全,日前,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制訂《成都市孕產婦抑郁癥篩查工作方案(2023年版)》(以下簡稱《方案》),以加強成都孕產期心理健康服務人才隊伍建設,逐步建立完善孕產抑郁癥篩查體系和轉會診工作機制。
“成都全面啟動孕產期抑郁癥篩查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希望喚起全社會對孕產婦抑郁癥的了解和重視。”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婦幼處處長宋維表示,這種疾病會對孕產婦身心健康產生很多負面影響,包括導致孕產婦社交能力下降,家庭矛盾增加、經濟負擔加重等等,其中嚴重者會出現傷嬰和自傷,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災難性和毀滅性的,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
因此,《方案》要求,抑郁癥篩查從孕婦首次產檢時即啟動,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或分娩前及產后訪視(產后28天)時分別開展一次(現癥抑郁癥不再納入孕產期篩查),孕產婦在接受首次抑郁癥篩查時需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醫務人員應主動了解孕產婦的心理狀況,對于篩查評估為抑郁狀態陰性的孕產婦,常規隨訪;對于篩查評估為抑郁狀態陽性的孕產婦,在獲得孕產婦本人同意后轉診到精神衛生醫療機構進行診療。
據了解,作為該項目的業務雙牽頭單位,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將共同負責項目的技術指導、篩查轉診和質量控制等,廣泛開展孕產婦抑郁癥防治科普宣教工作,提升孕產婦心理健康水平,減少孕產期抑郁癥的發生,降低孕產期抑郁癥對妊娠的不良影響,最大限度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共同為孕產期婦女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副院長張利兵介紹,作為成都市孕產婦抑郁癥篩查項目的管理機構和轉診機構,該院目前已專門設立了心理保健門診,邀請了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衛生專家定期在中心院區坐診,為有需求的孕產婦提供包括抑郁癥在內的精神系統疾病的心身整合治療。“希望這個項目能夠持續地推進下去,保障好所有孕產婦在特殊情況下的母嬰安全,真正做好民生服務。”
此外,據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社區防治部負責人何昌九介紹,該院在雙流九江院區(成都市心理健康中心)專門開設了孕產婦抑郁癥門診,每周一和周五下午由心理健康專家坐診,將為篩查異常的和有就診需求的孕產婦提供專門的診療服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