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24日電 (杜成)今年以來,此前因股價暴漲而“走紅”的川股天味食品(603317.SH)股價連續下跌。截至6月23日收盤,公司股價腰斬,較年初已下跌58.8%。
半個月前,天味食品三位高管兼股東合計減持公司股份92.86萬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0.1228%,天味食品隨即暴跌10%。Wind數據顯示,除退市股和ST股外,天味食品今年以來的跌幅僅次于華夏幸福,排名第二。
公開資料顯示,天味食品是成都一家主營川味復合調味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食品公司。2019年4月,天味食品在A股上市后,其股價走勢連創新高,16個月時間里中,有12個月的股價呈增長趨勢,有8個月的增幅超過10%,股價由發行價13.46元/股最高上升至68.33元/股。
天味食品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3.65億元,同比增長36.9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64億元,同比增長22.66%。今年一季度,天味食品營收增長56%,而凈利只增長4.1%。進入2021年以來,其股價開始連續下挫。
6月8日,天味食品公告稱,于志勇、吳學軍、何昌軍三人擬合計減持不超過92.87萬股,占到了他們所持流通股的54%,減持幅度為近年最大。公告次日,天味食品股價跌停。
其實,天味食品的高管從去年就開始了減持計劃。據天味食品公告透露,2020年4月,該公司高管于志勇、吳學軍、何昌軍、肖大剛擬合計減持不超過56.25萬股。今年1月,肖大剛計劃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過1.36萬股。
在得知近日的高管減持計劃后,有投資者提問:“在股價不樂觀之時高管還減持,公司經營是否出現問題?”董秘則回復稱:“公司董事及高管減持屬于個人資金需求安排,均在上交所要求的合理減持范圍內。公司目前經營一切正常。”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火鍋底料市場規模達到310億元,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400億元。但近幾年隨著越來越多競爭者入局,火鍋底料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與此同時,市場對于火鍋底料的估值也日趨冷靜,天味食品上市之初估值中樞約是50倍市盈率;隨后,從2020年初開始,其估值一度飆升至近100倍左右。而如今,由于行業整體趨于冷靜,此前形成的高估值漸漸回歸常態,表現在股價上自然是“跌跌不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