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7日電 (嚴心怡)“這次的送檢品基本合格,可以用于加工!”近日,當接到成都一家食品加工廠的這通電話時,陳博丹激動地直跺腳:“顛古村的青稞產業有望了!”
據悉,甘孜州爐霍縣顛古村是民生銀行成都分行定點幫扶村。2021年7月,民生銀行成都分行第三批駐村隊員陳博丹、張陽來到顛古村開展定點幫扶,陳博丹任駐村第一書記。
對于剛到村中時的情景,陳博丹記憶猶新:由于地處高原,村中自然條件相對惡劣;人口較少,留守老人、小孩占大多數,勞動力缺乏;缺乏支柱性的產業,村民們收入水平較低……
“青稞是當地主要農作物,但即使在豐收情況下,村民們每年通過銷售原材料獲得的收入也很低。產業基礎薄弱、支撐能力不強,這是爐霍縣發展經濟的最大短板。”陳博丹說。
事實上,為了幫助村子實現產業升級,早在2019年,民生銀行成都分行就開始幫助顛古村建成近300平方米的青稞特色生產加工廠。但因為受現實環境限制,廠區沒有消毒區,生成的青稞產品始終難以形成市場競爭力。
面對重重困難,陳博丹和張陽帶領村民進行了各種努力,然而送檢的青稞仍然無法滿足食品安全標準,這讓他很是頭疼。

轉機出現在一個周末。陳博丹接到村干電話,說村民洛絨志瑪想讓他去家里一下。洛絨志瑪是全村最困難的一位老人家,也是民生銀行成都分行駐村工作人員來到顛古村后去拜訪的第一戶人家。當時,陳博丹看到洛絨志瑪的腳因磨損而感染,立即帶洛絨志瑪去鎮醫院就醫。因感念陳博丹平時的真情關懷與幫助,洛絨志瑪一直在想方設法地幫助著這位書記。
“要不試一試這個?我從廠里拿了一些青稞原材料,又篩選清洗晾曬了兩次,這些是看起來最好的。”洛絨志瑪小心翼翼地從衣服口袋里拿出了一個小塑料袋打開后說道。看著幾乎同樣大小、形態飽滿的青稞粒,陳博丹感覺可以試試。他將這些青稞交由成都一家知名食品加工廠送檢,于是便有了故事開頭的通話內容。
一切都在這通電話之后發生了改變。陳博丹得知檢驗合格的消息后,馬上告訴張陽和其他戰友,并于第二天再次召開全村青稞加工培訓會,將洛絨志瑪的成功經驗告訴全村,同時制定“一戶一產”原材料精細加工制度,村民聽后紛紛點贊并開始行動。
2021年11月,在駐村幫扶隊與村民們共同努力下,“顛古村青稞花糖”產品順利完成升級,民生銀行成都分行通過“以購代銷”方式采購顛古村青稞花糖42萬元,使顛古村農民合作社成為朱倭鎮率先實現扭虧為盈的集體經濟實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