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進博時,全球目光匯聚上海。11月5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將正式開幕。屆時,有著“四葉草”之稱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將向全世界敞開懷抱,各國企業也將紛紛奔赴這場“東方之約”。
11月4日下午,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在進博會部分展區看到,各參展商展位基本已布置完成,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最后的產品調試和收尾工作。本屆進博會企業展繼續保持36萬多平方米的超大規模,共有129個國家和地區的3496家展商參加,國別(地區)數和企業數都超過了上屆。
邁入第七個年頭,進博會將帶來哪些不一樣的精彩?連續七年如約赴會的四川,又能從進博會上收獲些什么?
186家企業連續7年“打卡”
“新質生產力”成最大亮點
和以往相比,本屆進博會有何不同?新質生產力無疑是其中的一大亮點。
瞄準前沿科技,今年企業展的創新孵化專區實現規模和質量雙提升,首次聚焦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生命科學、制造技術四大賽道進行策展,展覽面積和項目數量均為歷屆之最;科技主題區首次設立新材料專區,進一步完善集成電路專區產業鏈,升級人工智能體驗區。
與此同時,各參展企業也鉚足全力,帶來了一批最前沿的展品,在進博會上首發首展。
本屆進博會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達297家,創歷史新高,186家企業和機構成為七屆“全勤生”。對于這些連續7年“打卡”的企業來說,進博會既是一年一度的老友重逢,也是搶抓中國市場新機遇的重要機會。
四川借力進博會
招商引資與文化傳播齊頭并進
自首屆進博會開始,四川每年都如約赴會,是歷屆進博會的見證者、參與者和受益者。
11月4日,由四川省經濟合作局、四川省政府駐上海辦事處主辦的“跨國公司投資四川懇談會暨外資項目簽約儀式”在上海舉行,匯豐人壽、拜耳等70余家大型跨國公司及知名商會出席。會上成功簽約5個外資項目,涉及生物醫藥、能源化工、文旅消費等多個領域。
每年進博會前夕,四川都會組織這樣的投資促進活動,全方位展示四川投資環境與發展優勢,跟蹤促進合作項目并推動簽約落地。過去幾年,已先后促成英國阿斯利康、泰國天絲紅牛、德國勃林格殷格翰等進博會參展商變投資商,來川投資項目、布局產業。
跨國公司投資四川懇談會,只是四川在本屆進博會上的一個開場。在借力進博會招商引資的同時,四川也將充分利用這個國際大舞臺,傳播四川傳統文化和技藝。
“5日我會準時出現在展位上。”進博會開幕前夕,德陽綿竹市岷元閣年畫社負責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德敬給記者發來消息。這也是他第四次參加進博會人文交流活動。
“畢竟是面向全球的展會,可以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了解我們的非遺項目。同時,進博會本身也具有很強的銷售能力,不管是現場銷售還是后期訂單,都非常可觀。”李德敬如此解釋參會的原因。
今年,李德敬將自己的展位擴大了1倍,不僅帶來了近千幅綿竹木版年畫,還有冰箱貼、銅拓等帶有非遺元素的文創產品。他堅信,今年的推廣效果一定會更好。
不僅是綿竹木版年畫,自貢彩燈、川北大木偶、寬窄巷子、三星堆等眾多“四川元素”都曾亮相進博會。在本屆進博會的中央大舞臺上,四川還將帶來曲藝《水都消息》《四川清音峨眉茶》等文化公益演出,讓參展商感受四川傳統文化魅力。
記者 熊英英 姚瑞鵬 攝影報道
(來源: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