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23日電(王爵 湯雁)四川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19日在成都開幕。四川省政協常委、民盟四川省委會副主委、涼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長周仕倫帶來了《加快金沙江下游航運開發,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相關提案。

涼山地處西南內陸,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物流成本高是制約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大力開發金沙江下游航運可以充分發揮水運優勢,降低物流成本,加快構建融合協調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形成聯結長江經濟帶與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開放大通道,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省政協常委、民盟四川省委會副主委、涼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長周仕倫帶來了《加快金沙江下游航運開發,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相關提案。
當前,金沙江下游隨著向家壩、溪洛渡、烏東德、白鶴灘4座巨型水電樞紐相繼建成蓄水,形成了達752公里的3級及以上高等級內河航道。2023年向家壩斷面水路貨物總運量已突破960萬噸,預計在2025年、2035年金沙江下游的年貨運量將分別達到1700萬噸、3200萬噸。受向家壩翻壩能力已經飽和,翻壩轉運機制不夠健全,庫區航標設置、庫尾航道整治、支持保障系統建設不夠完善等因素影響,最終形成了3段不連續的“藕節式”航道。加強港航管理,提升航運能力,加快3級水電樞紐通航建筑物規劃建設,早日打通金沙江下游航運“梗阻”,可使長江黃金水道從宜賓上延至攀枝花,3000─5000噸級船舶可從涼山直達上海。
周仕倫建議可以從四方面著手推進:一是加快相關研究論證進度。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建設金沙江下游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翻壩轉運設施有關問題的復函》要求,加快翻壩轉運設施項目落地建設;同時,積極對接國內交通、水利等行業權威專家、院士團隊,邀請有關單位及科研院校專家、學者座談,研究開展金沙江高壩通航專題論證,積極推動金沙江下游高壩大庫通航建筑物納入部省有關規劃,爭取將金沙江下游高壩大庫通航建筑物建設納入長江經濟帶戰略發展規劃,力爭在“十五五”期間啟動建設,徹底打通“藕節式”狀的金沙江庫區深水航道,將長江黃金水道上延至西南內陸。
二是統籌做好區域規劃合作。聯合相關地區和部門在港口碼頭布局、設施建設、水上安全、污染防治、應急救援、執法監管等方面開展合作,明晰航道責任主體、功能定位、管養界限。推動沿江鐵路、公路與金沙江航道港口有效銜接,構建鐵、公、水融合協同的多式聯運網絡系統,打造大運量、低運價、節能環保的物流供應鏈體系。
三是推動沿江水運相關產業發展。加大政府投入,加快水路運輸市場培育,鼓勵吸引大型貨主、貨代企業、輪船公司及其他上下游產業鏈參與金沙江建設經營。依托當地資源,加速沿江適水產業集聚,鼓勵港航企業大力發展倉儲、物流、旅游等相關產業。推進航運與旅游融合發展,豐富郵輪旅游服務,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水上旅游產品,形成航運和旅游良性互動格局。同時,進一步加快構建覆蓋各大庫區、具備較強監管能力和反應快速能力的水上交通安全保障和救助系統。
四是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開展《涼山港口總體規劃(金沙江河段)》修訂工作。爭取出臺《涼山州扶持內河水運發展“以獎代補”政策》,從船舶運力增長到運輸結構調整多方面進行獎補,鼓勵社會各類企業及資本參與金沙江的建設與經營,促進金沙江流域水運市場繁榮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