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7日電 (吳平華 李媛媛 徐皓原)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運行的“穩定器”、產業轉型的“生力軍”和改善民生的“主引擎”。近年來,宜賓市敘州區高度重視民營企業發展,在摸清企業現狀、企業需求的基礎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企業幫扶力度和企業服務力度,著力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們主要圍繞‘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配置有力的要素環境、親清有為的政商環境’等三大方面制定具體措施,并印發配合部門協助辦理。同時,結合企業大走訪,持續跟蹤扶持政策落實情況,提升辦理實效。”敘州區行政審批和非公經濟發展局非公經濟股股長李青遙介紹。
作為敘州區肉類生產龍頭企業之一的宜賓太子樂實業有限公司,由于后疫情時代經濟下行,在企業擴大生產規模的過程中出現了“融資貴”問題。敘州區級相關部門積極指導企業申報《四川省2023年農業產業化項目銀行貸款貼息》,幫助企業解決“融資貴”難題,最終獲得“50萬頭生豬屠宰深加工及冷鏈物流遷建項目”貼息100萬元。
“敘州區各部門對太子樂公司在企業發展指導、政策解讀等方面對企業做了很多服務。”宜賓太子樂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熊世明表示,公司當時得到了各部門的指導和幫助,資金一次性及時到位,給予了我們企業用于生產和經營上的一些支持。
通過技改后生產工藝的提高,目前,宜賓太子樂實業有限公司新建的冷鏈倉儲物流配送中心是宜賓市最大的集散地,容積7.5萬立方米,冷藏能力達4萬噸。2024年,公司預計生豬屠宰量達18萬頭,實現產值約2億元。
“很暖心,很貼心。區級的各個部門與我們保持常態化的指導和服務,各個部門定期走訪我們企業,幫助企業解決一些基本的困難,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環境和支持。”熊世明表示,下一步,公司將更加積極地參與優化營商環境的行動,積極獻計獻策,共同為推動敘州區的行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企業應盡的義務。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真正享受到惠企政策“紅利”,敘州區行政審批和非公經濟發展局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惠企政策服務專窗”,給企業審批按下“快進鍵”,全力打造審批環節最少、辦事效率最高、企業獲得感最強的政務服務環境,不斷改善企業辦事體驗。
“為提升辦事效率,我們對窗口進行了相關調整,一是定期歸集梳理發布各類惠企政策,二是實行惠企政策集中咨詢、一窗受理、分類轉辦,三是不定期對匯集窗口工作人員開展業務培訓,提升窗口人員服務效率和水平。”李青遙介紹。
今年30歲的個體工商戶王林,一直在敘州區經營餐飲店。在了解到相關政策后,他來到敘州區政務服務大廳的“惠企政策服務專窗”辦理個轉企獎補資金申報業務。
“以前辦這些事非常麻煩,要去多個部門咨詢、蓋章,跑好多個地方。現在有惠企政策的服務專窗,有專門的人進行引導,所有的資料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就可以交齊、辦理,非常方便。我只需要在家里等著獎補資金到位就可以了。”王林對專窗的辦事效率贊不絕口。
近年來,敘州區立足于為企業減負、為企業松綁,強化政策落實,保持政策延續,完善定期發布、精準解讀、上門推送等機制,抓實“硬政策+軟服務”,傾力營造寬松、有序的市場發展環境。截至2024年9月,全敘州區金融機構普惠小微貸款余額89.28億元,惠及企業2萬余戶;幫助35戶民營企業申報獲得市級貸款貼息308.21萬元。通過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辦件13.1萬件,“好差評”評價總數5.2萬件,滿意率100%,政務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立足于全區民營企業發展現狀,全面落實好各項惠企政策,探索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為企業量身定制精細化服務,更好地促進民營經濟健康高質量發展。”李青遙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