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zxjzzsc > 中國新聞網

探訪四川蓬安相如故城古建筑修復現場 匠人堅守匠心留住“相如記憶”
2021年01月28日 15: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建設中的相如故城一角。 汪澤民 攝

  中新網成都1月28日電(王爵 汪澤民)28日,在四川蓬安縣相如故城保護開發現場,只見石匠、木匠、漆匠等匠人們有條不紊地干著自己手頭上的活,他們秉持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盡全力讓古建筑煥發生機與活力。

位于四川蓬安相如故城的相如縣衙。 汪澤民 攝

  1500多年前,為紀念司馬相如少年寓居之地,南朝梁天監六年(507年),在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地界內設置相如縣。相如故城古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擁有玉環書院、文廟、武廟等古建筑群6處,多數修建于明清時期。但因一些原因,很多古建筑都出現破損坍塌。2018年,蓬安縣借文旅融合發展契機,成立相如故城建設項目指揮部,修復相如故城。

修繕完的相如縣衙。 汪澤民 攝

  要修復相如故城,就要依靠古建筑修繕團隊,蓬安縣經過層層篩選,確認了多支傳統建筑修繕隊伍,吳素明的這支工匠隊伍憑著過硬的技術成為故城文廟修復的一員。

故城內忙碌的匠人們。 汪澤民 攝

  然而,對于從事古建筑修復行業近40年的文廟修復技術負責人吳素明來說,要修繕好雕梁畫棟的文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吳素明看來,修復文廟,首先要深入了解當地文化特點。為尊重歷史,他們充分考慮文廟、武廟等古建筑特點,堅持對原做法、原形制、原工藝、原材料進行深入研究,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歷史風貌。

匠人師傅正在精心雕刻。 汪澤民 攝

  進場施工的第一步是清理文廟內的雜物,緊接著是木匠進場,工匠們會清點、排料,為每一根木材編號,分工加工不同的建筑構件。加工過程又分為初加工、細加工和精加工三道主要工序,所有構件加工完畢后,才會開始換柱頭、換梁架等工作。

石匠正在敲打紋路。 汪澤民 攝

  古建筑修復施工中有一個帶有神秘色彩的工種--掌墨師,掌墨師是修復古建筑的“設計師”。今年49歲的木匠王越松就是文廟掌墨師。“文廟修復過程中,我們基本上不用卷尺,都是用丈桿。”王越松說,“你千萬不要小看這根小小的丈桿,文廟修復中所需的進深、開間、高度等所有的尺寸都在上面。”帶著傳統的設計理念,王越松時常拿著丈桿,穿行在文廟的各個角落,把要維修的地方一一記在丈桿上,然后木匠、石匠等匠人們就根據丈桿上的設計進行施工修復。

匠人師傅正在雕花。 汪澤民 攝

  自來到相如故城施工現場,吳素明、王越松已經半年時間沒回過家。像他們這樣的匠人,至少有近百人。來自樂至的54歲老石匠藝人陳建年也是其中一員。見到陳建年時,已是夜幕降臨,只見他坐在城隍廟前的臺階上,低著頭,彎著腰,左手扶著鏨子,右手掄著鐵錘,不停地敲敲打打,發出叮叮當當的撞擊聲,那聲音停下來的時候,一條條整齊美觀的紋路就呈現在眼前。自去年5月來到相如故城后,他每天工作超過10個小時,用壞了超過20套工具,相如故城中各個臺階的條石上都留下他的汗水與印記。

  “古建筑修復講究的是慢工出細活。”據相如故城施工單位現場相關負責人介紹,古建筑的雕花必須手工操作,有時為修復一個雕件,往往要返工五六次,匠人們卻沒有怨言,只是默默地重新開始;為保證木結構防腐、抗蟲、耐久,油漆匠人按照傳統古建筑施工工藝做一麻五灰地仗,清理砍除、捉縫灰、掃蕩灰、使麻、壓麻灰……一根立柱,十幾道工序,超過半個月工期,匠人們對每一道工序都耐心細致,做到精益求精。

  修葺一新的玉環書院,僅為了恢復書院的原始地面,就向下開挖了四米,清理了上千噸土石;新建的相如琴臺,為力求復古,特在其基座下放置了幾十口共鳴缸;依史料復建的相如故宅和祠堂,僅為考證其位置,專家們就費了近兩年的時光;已竣工的相如縣衙,為照應門前的幾棵古樹,設計者們數次改圖紙……這樣的故事,無時無刻不在相如故城里演繹。

  “我們都想發揮出自己最高的技藝,真正讓故城修舊如故。”相如故城的眾多匠人們深信,一鎬一鏟地挖掘、一磚一石地鋪砌、一筆一畫地雕琢不單單是對古建筑的修復,更是在傳承傳統文化。在他們的眼中,老祖宗留下的傳統古建筑會“走路”,而他們要做的,就是讓這些代表優秀傳統文化的古建筑走進更多人的視野。(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网 | 亚洲国产嫩草在线视频 | 亚洲七月丁香婷婷婷综合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系列 | 亚洲欧美制服在线 | 日本特级黄免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