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綿竹管理站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野生活體大熊貓活動影像。 綿竹市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德陽5月21日電 (楊勇 周韻 牟文)記者21日從四川省綿竹市委宣傳部獲悉,九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綿竹管理站從取回的40臺紅外相機里,有10臺拍攝到了野生活體大熊貓的活動影像,平均相距約2-3公里,最低海拔為2400米,最高海拔為3000米。其中最早拍攝到大熊貓的時間為2020年5月15日,最晚拍攝到的時間為2021年2月11日,多個鏡頭真實記錄了大熊貓原生態的生活。
“隨著綿竹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已經連續三年拍到了野生大熊貓,并且首次拍到兩只熊貓同框的畫面。”綿竹市自然資源局相關人員介紹,在綿竹市廣濟鎮三江村大山深處,峰巒疊嶂,郁郁蔥蔥,兩只可愛的野生大熊貓出現在紅外相機的鏡頭里。只見其中一只露出了肥碩的屁股,在連片的竹林中悠然散步,另一只則緊隨其后,步伐穩健,憨態可掬的模樣惹人憐愛。

九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綿竹管理站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野生活體大熊貓活動影像。 綿竹市委宣傳部供圖
九頂山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綿竹站站長廖亮對紅外相機拍攝到的大熊貓視頻、照片進行分析整理時,掩飾不住喜悅的心情:“4月是大熊貓交配求偶的時節,多只熊貓出現的情況比較常見。照片里這兩只熊貓體型相差較大,我們猜測可能是母子關系。”廖亮介紹,這次拍攝到的圖片和視頻角度多、時間長,更多地反映了大熊貓野外生活習性,從側面反映出綿竹生態環境良好,熊貓種群在有效繁衍和發展。
在2021年1月6日拍攝的一段影像里可以看到,大山深處,銀裝素裹,一只屁股和后背上有雪花的野生大熊貓,沿著山間小路漫步前行。中途,大熊貓停下腳步左右觀望,隨后搖頭晃腦地將臉埋進了雪地里,愉快地玩耍起來。而在另一段影像中,一只圓滾滾的大熊貓扭著屁股,走到相機前用鼻子嗅來嗅去,很是可愛。這些視頻和圖片全方位地拍攝到大熊貓的實體身影,為加強大熊貓及其棲息地保護提供了重要依據。

九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綿竹管理站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野生活體大熊貓活動影像。 綿竹市委宣傳部供圖
“目前九頂山自然保護區安裝投放了40臺紅外相機,為了拍攝更多影像資料,我們采取了網格化監測模式,以掌握保護區內野生動物種類、數量、分布區域等。”廖亮介紹,本次監測共拍攝視頻6480段,照片14513張,拍攝到大熊貓、金絲猴、牛羚、林麝4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喉貂、黑熊、紅腹角雉、斑羚、藏酋猴、血雉、豹貓7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以及其它野生動物。其中金絲猴、林麝等動物活動頻繁,充分證實綿竹境內物種的多樣性。(完)